[发明专利]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切边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0391.1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龙;雷益;贾世民;叶初林;王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4/16 | 分类号: | B21D24/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张小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缘 零件 拉伸 切边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切边模具,所述拉伸切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拉伸切边组件;所述拉伸切边组件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母模板、压料板、拉伸公以及公模板;所述母模板与所述上模组件连接,所述公模板、压料板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拉伸公与所述公模板连接;所述母模板内部设置有拉伸腔,所述拉伸腔的下侧与所述公模板抵接的周边设置有倒角。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母模板向压料板运动,母模板与压料板压紧原材料向下运动开始拉伸原材料,当公模板完全进入拉伸腔,母模板的倒角与公模板切割原材料,完成原材料的拉伸切边,实现了拉伸切边工序的一体化,保证了无凸缘零件的精度又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冲压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有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加工。而无凸缘零件在拉伸时通常会留有压边余量,便于加工件的拉伸成形。无凸缘零件的加工工艺为:拉伸→切边。
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无凸缘零件,切边工艺通常用切割机或机加工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在高度及开口端的尺寸要求较高的零件,因拉伸成形后,还需转移至切割机进行切边,不能保证零件的同轴度,则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容易造成切边后的零件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同时零件的转移过程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因此,如何在保证无凸缘零件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无凸缘零件的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切边模具,旨在通过改良传统无凸缘零件的加工工艺,保证无凸缘零件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无凸缘零件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凸缘零件的拉伸切边模具,所述拉伸切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拉伸切边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拉伸切边组件以及下模组件由上到下依次排布;
所述拉伸切边组件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母模板、压料板、拉伸公以及公模板;
所述母模板与所述上模组件连接,所述公模板、压料板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所述拉伸公与所述公模板连接;
所述母模板内部设置有拉伸腔,所述拉伸腔的下侧与所述公模板抵接的周边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拉伸公与所述公模板的外形尺寸相差1.5~3倍原料厚度。
优选地,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固定板以及限位杆;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上方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限位杆连接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固定板,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压料板贯穿连接。
优选地,所述母模板在所述限位杆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杆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公模板贯穿于所述下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压料板贯穿连接,所述限位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压料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模柄、上模座、垫板、上固定板以及推杆;所述上模座、垫板、上固定板由上到下依次排布,所述上模座、垫板、上固定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模柄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模柄内设置有容纳所述推杆的空腔,所述推杆贯穿所述垫板以及所述母模板,所述推杆与所述模柄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伸腔内设置有定形板,所述定形板与所述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母模板外侧,所述母模板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上固定板内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母模板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形板与所述拉伸公之间设置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机组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防开裂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