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0843.6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苑朝凯;姜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7/00 | 分类号: | G01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辐射 测温 量热计 | ||
本发明属于热流测量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焊接的引线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且无法进行面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底座和基座连接,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设置在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上,二者相互适配对应安装在底座上;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辐射源与高温气流隔离,具有耐冲刷特性;辐射源及测量元器件与外部环境物理隔离,且量热片背面无需焊接引线,可应用于高温电离环境下,减小测量误差,既可以测量单点热流,也可开展面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流测量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时气动热环境非常恶劣,需要采用合适的热防护措施。热防护方法和材料的选取依赖于地面风洞实验中的热流测量结果,风洞实验中采用的热流测量传感器主要有三种:薄膜电阻温度计、同轴热电偶和量热计。三种传感器各有优缺点和适应的测量环境,其中量热计通常用于大热流和强冲刷的环境。
量热计采用量热片作为吸热元件,通过测量量热片内部温度的变化率计算所加载的热流。目前已发展的量热计根据量热片材料的类型采用了不同的测温方式。量热片采用铜、不锈钢等金属材质时利用热电偶测量内部温度。这种类型的量热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大小难以保证一致,造成测量结果散差大,且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当利用金刚石等绝缘材料做量热片时,量热片内部温度利用薄膜电阻测量。这种方案能够提高量热计的测量灵敏度,但满足要求的绝缘材料甚少,且金刚石制作使用成本昂贵。此外,以上两种测温方式都需要在量热片上焊接引线,以实现将温度变化产生的电信号输出。引线的存在会造成额外的热量损失,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另外,传统的量热计都是测量单点热流值,无法进行面测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大小难以保证一致,造成测量结果散差大,焊接引线造成额外的热量损失,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且无法进行面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辐射源与高温气流隔离,具有耐冲刷特性;辐射源及测量元器件与外部环境物理隔离,且量热片背面无需焊接引线,可应用于高温电离环境下,减小测量误差,既可以测量单点热流,也可开展面测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包括基座、底座、量热片、光电二极管、成像光学系统和传感器座。
所述底座和基座连接安装形成支撑框架,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设置在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上,二者相互适配对应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透镜成像系统安装在底座内,传感器座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同时压紧透镜成像系统,通过传感器座安装固定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安装在传感器座内,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与采集设备相连;
通过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辐射测温组件,辐射测温组件包括温敏漆涂层、激发光源、滤光片。
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底座上,通过压圈与激发光源的底座螺纹连接固定;温敏漆涂层涂敷于量热片下方,所述滤光片嵌设在光电二极管和成像光学系统之间;
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收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所述光电二极管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