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雨-蒸发循环并测量土裂隙特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099.1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查甫生;冀春杰;许龙;康博;谭晓慧;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G01N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雨 蒸发 循环 测量 裂隙 特性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降雨-蒸发循环并测量土裂隙特性的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涉及一种降雨-蒸发循环并测量土裂隙特性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降雨-油渗装置、加热装置、液体收集装置、压力传感器(8)和控制系统;所述试验箱由箱体(28)和可转动底座(10)组成;
所述箱体(28)为一空心圆柱体,下部镶嵌底板(9),上部安装一个降雨器(4),降雨器(4)和箱体(28)的接触处镶有密封圈(3),即箱体(28)、底板(9)和降雨器(4)三者构成一个封闭的试验腔;在箱体(28)下部的壁上留有注气孔(6),气泵(16)通过注气孔(6)与试验腔连通;所述底板(9)非中心位置开设一个导液孔(20)和N个通孔A(17),所述通孔A(17)内均镶嵌大孔隙滤网A(18),N个试样盒(7)放置在所述N个通孔A(17)的上方;所述压力传感器(8)装在试样盒(7)和大孔隙滤网A(18)之间;
所述可转动底座(10)为实心圆柱体,装在底板(9)的下部,且与底板(9)保持同心,在可转动底座(10)的中心位置有一个转轴(19),通过伺服电机(29)驱动转轴(19)转动;在可转动底座(10)上设有一个导水孔(23)、一个导油孔(24)和N个通孔B(22),通孔B(22)内均镶嵌大孔隙滤网B(21),导油孔(24)与导液孔(20)逆时针相差90度,导水孔(23)和通孔B(22)的位置为:当导水孔(23)和导液孔(20)贯通时,N个通孔A(17)和N个通孔B(22)非贯通;当导油孔(24)和导液孔(20)贯通时,N个通孔A(17)和N个通孔B(22)贯通;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包括液体收集盒(13)、漏斗(11)和量筒(12),在可转动底座(10)下方与导液孔(20)对应位置放置液体收集盒(13)、在可转动底座(10)下方与通孔A(17)相对应位置放置漏斗(11),漏斗(11)下部接入量筒(12);
所述降雨-油渗装置包括马氏瓶A(1)、马氏瓶B(15)和可调节支架(2),所述马氏瓶A(1)和马氏瓶B(15)分别通过导管连接电子三通阀(14)的二个支路,电子三通阀(14)的第三个支路连接降雨器(4),降雨器(4)下部设置一排可替换针管(5);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30)和伺服电机(29);所述控制器(30)包括降雨控制模块(31)、油渗控制模块(32)、检测模块(33)、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蒸发控制模块(35)和主控模块(36);所述降雨控制模块(31)连接电子三通阀(14),所述油渗控制模块(32)连接电子三通阀(14),所述检测模块(33)连接压力传感器(8),所述蒸发控制模块(35)分别与气泵(16)、加热装置和电子三通阀(14)连接,所述主控模块(36)和伺服电机(29)连接;
所述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与主控模块(36)双向连接,主控模块(36)向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输送预设压力值和湿干循环次数,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向主控模块(36)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步操作;所述主控模块(36)与蒸发控制模块(35)单向连接,用于发送模拟蒸发试验指令;所述主控模块(36)与降雨控制模块(31)单向连接,用于发送模拟降雨试验指令;所述主控模块(36)与油渗控制模块(32)单向连接,用于发送油渗试验指令;所述主控模块(36)与检测模块(33)单向连接,用于发送压力检测指令;
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方法将需要测试的试样进行降雨-蒸发循环模拟试验和油渗模拟试验,记录模拟试验数据,并通过模拟试验数据进行土裂隙发育特性曲线的绘制,完成土裂隙特性的定量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试验参数的设定
设定试样初始含水量ω0、初始压力P0、模拟降雨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1、模拟蒸发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2、降雨含水量ω1和蒸发含水量ω2,所述降雨含水量ω1为模拟降雨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1对应的试样含水量,所述蒸发含水量ω2为模拟蒸发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2对应的试样含水量,ω2>ω1,将以上设定参数传送到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
所述模拟降雨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1、模拟蒸发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2的计算式分别如下:
P1=P0(1+ω1)/(1+ω0)
P2=P0(1+ω2)/(1+ω0)
设定降雨-蒸发湿干循环次数初始值为0、预设湿干循环次数为M;当试样压力等于P1时,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记录的湿干循环次数加1;将预设湿干循环次数M输入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
步骤2,试样装填
将按照土工试验标准制好的环刀状试样从试验腔上部放入试样盒(7),并在试样上部放置滤纸,完成预定试样的装填;
安装降雨器(4)、可替换针管(5),调整可调节支架(2)的高度,将马氏瓶A(1)装满水,马氏瓶B(15)装满煤油,此时主控模块(36)向蒸发控制模块(35)发送指令,电子三通阀(14)关闭,气泵(16)关闭,加热装置关闭;
步骤3,降雨-蒸发循环模拟试验
模拟降雨试验的启动方式包括以下二种:
首次模拟降雨试验:试样装填完毕后,主控模块(36)发送指令给降雨控制模块(31)和伺服电机(29),试验装置自动切换到模拟降雨模式;
非首次模拟降雨试验:当检测模块(33)通过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试样压力等于模拟降雨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1时,主控模块(36)发送指令给降雨控制模块(31)和伺服电机(29),试验装置自动切换到模拟降雨模式;
具体的,降雨-蒸发循环模拟试验的循环过程见步骤3.1-步骤3.3;
步骤3.1,模拟降雨试验
试验装置自动切换到模拟降雨模式后,电子三通阀(14)左侧打开,伺服电机(29)驱动转轴(19)调节可转动底座(10)使导水孔(23)和导液孔(20)贯通,且N个通孔A(17)和N个通孔B(22)非贯通,马氏瓶A(1)中的水通过电子三通阀(14)连接到降雨器(4)实施降雨,压力传感器(8)对试样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模块(33)将实时试验数据发送至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
当试样压力等于模拟蒸发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2时,模拟降雨试验结束,自动切换到模拟蒸发模式;
步骤3.2,模拟蒸发试验
当检测模块(33)检测到试样压力等于模拟蒸发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2时,主控模块(36)发送指令给蒸发控制模块(35)和伺服电机(29),试验装置自动切换到模拟蒸发模式,此时电子三通阀(14)关闭,伺服电机(29)驱动转轴(19)调节可转动底座(10)使导水孔(23)和导液孔(20)贯通,且N个通孔A(17)和N个通孔B(22)非贯通,加热装置工作,气泵(16)工作,压力传感器(8)对试样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模块(33)将实时试验数据发送至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
当试样压力等于模拟降雨试验档位压力临界值P1时,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记录湿干循环次数增加1,模拟蒸发试验结束;
步骤3.3,检验是否满足降雨-蒸发循环模拟试验终止条件,如果满足终止条件,进入步骤4;如果不满足终止条件,返回步骤3.1;
所述降雨-蒸发循环模拟试验终止条件为: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记录的湿干循环次数等于预设湿干循环次数M;
步骤4,油渗模拟试验
当信息输入存储模块(34)记录的湿干循环次数等于预设湿干循环次数M时,主控模块(36)发送指令给油渗控制模块(32)和伺服电机(29),试验装置自动切换到油渗模式,此时电子三通阀(14)右侧打开,马氏瓶B(15)中的煤油通过电子三通阀(14)连接到降雨器(4)实施降油,伺服电机(29)驱动转轴(19)调节可转动底座(10)使导油孔(24)和导液孔(20)贯通,且N个通孔A(17)和N个通孔B(22)贯通;收集3分钟内量筒(12)里的煤油,测量煤油体积,并计算油渗系数k,计算式如下:
k=V/At
其中,V为量筒(12)内的煤油体积,A为试样土的底面积,t为油渗时间;
步骤5,建立油渗系数与试样裂隙率的关系式,且通过以上模拟试验数据的整理,定量评价裂隙的发育程度;
油渗系数k与裂隙率c的关系式如下:
c=k-B/A
其中,A为油渗常数,B为基础常数;
通过模拟试验数据建立油渗系数k和裂隙率c的关系曲线并记为k-c曲线、建立油渗系数k和湿干循环次数M的关系曲线并记为k-M曲线,对k-c曲线、k-M曲线进行数学拟合,定量评价裂隙的发育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0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