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散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419.3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龙;沈军;刘仁越;杨国华;王平威;刘昊;洪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0 | 分类号: | B65G65/00;B65G6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散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散装装置,包括料仓、密封室、称量装置、除尘装置、料斗、行走机构和散装头,料仓上设置荷重传感器,密封室分别与料仓、除尘装置相连,称量装置设置在密封室内,称量装置包括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传送带,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设置在传送带上,荷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散装头与料斗相连,并通过行走机构移动。本发明散装装置能多组批量建设,实现多组同时作业,智能移动装料,能够有效减少运输车/船移动次数,缩短装料时间,实时在线精确计量,大大提高装运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多组速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在线反馈,实时在线计量,降低装料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散装装置,具体为一种集装箱散装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散装车为敞篷车,多采用定点装料,需要人工干预,智能化程度低。由于车厢是开放式的,除尘效果不佳,工作时扬尘大,环境污染较严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敞篷车已不能满足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密闭式集装箱。通常情况下,运输车/船上放置多个密闭式集装箱,由于密闭式集装箱装料口的位置是固定的,对于不同车型长度的运输车/船,放置集装箱后,集装箱的装料口位置会有差别,尤其是多节不同车型长度的运输车/船同时装料时,因车型长度差异累积的集装箱装料口的偏差会加大,给装车、除尘带来很大困难。多节不同车型、不同长度的运输车/船的装车时,移车次数较多,装车效率低。对于流动性不好的物料,需要大角度料斗,移动式散装系统的移动行程越大,料斗的高度会越高,重量会越大,行走装置所承受的载荷会越大,安全性也会降低,另外,结构所承受的载荷也会越大,造价会变大。
申请号为20172158069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散料秤,虽然可以用来显示称重的质量,但是仅仅依靠称重传感器对重量进行表征,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无法保证。一旦称重传感器失灵,又未及时发现时,对于称重的精度和准确率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现有的皮带式计量传感器仅仅依靠重量传感器来称重,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现有的料仓和称重装置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料斗和散装头是需要根据集装箱的位置移动的,对于需要大行程移动的工况,料斗的高度会很高,自重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智能在线计量、智能移动装料、在线粉尘处理、工作效率高的集装箱散装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装装置,包括料仓、密封室、称量装置、除尘装置、料斗、行走机构和散装头,料仓上设置荷重传感器,密封室分别与料仓、除尘装置相连,称量装置设置在密封室内,称量装置包括用于测定皮带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用于测定物料负荷的重量传感器和传送带,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设置在传送带上,荷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散装头与料斗相连,并通过行走机构移动。
密封室的设置,使得称量装置自进料端至出料端全程密封,包装物料在称量装置上运行不受外界干扰,同时防止扬尘。多组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可以缩小计量偏差,提高计量精度。
进一步地,除尘装置包括收尘管道、活动软管和收尘器,收尘器通过收尘管道与密封室、密封盖板相连,通过活动软管与散装头相连,收尘管道、活动软管在各个卸料点均接入。活动软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弹性模量为150~200GPa,能够承受气流中粉尘的磨损,有一定的弹性,能在设定的范围内实现弯曲和拉伸。活动软管的内壁光滑无凹凸。
进一步地,料斗上设置用于向控制器反馈料斗与密封盖板上的料斗进料口匹配情况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料仓为平底仓或锥形仓,料仓的锥角可根据物料的流动性调整,保证物料下料通畅。
进一步地,散装头上设置能够感应下方的集装箱装料口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料仓的下方设置卸料阀门,卸料阀门为电动阀门或者气动阀门,与控制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