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1787.8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付羽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兵占一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F25B49/00;F2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贾耀梅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应用 并联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复叠热泵的化霜控制系统,包括机组,所述机组内均设有蒸发器,所述机组设有若干组,所述蒸发器上设有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进液口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液主管与循环泵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泵的抽液口通过抽液管与不冻液存储箱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不冻液存储箱的进液口与循环液主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循环液主管上设有若干个循环液管,所述循环液管的一端与翅片换热器的出液口相连接,多台并联应用CO2复叠热泵机组服务,CO2热泵机组无需配置化霜功能,机组更稳定,单一机组成本降低,多台应用时,采暖工程投资成本明显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化霜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 复叠热泵的化霜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超低温CO2空气源复叠热泵机组”一般应用于极寒地区(最低气温 -40℃)的采暖工程;由于采用以空气为热源的方式(“超低温CO2空气源复叠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与空气热交换、实现空气降温、CO2制冷剂蒸发升温过程),所以“超低温CO2空气源复叠热泵机组”在低温运行状态下,蒸发器表面会结霜;持续结霜,霜层变厚导致蒸发器无法正常工作、热泵机组无法运行,因此化霜是“超低温CO2空气源复叠热泵机组”在严寒地区应用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点。
工程上经常会应用到多台CO2复叠热泵应用在一个采暖处所;各机组有独立的化霜控制方式,机组与机组之间不通讯,当整满负荷运行时,多台CO2复叠热泵运行时间相差不大,在湿度大的天气下,会产生频繁化霜,“瘟疫式” (多台CO2复叠热泵同时除霜)化霜现象;这样会造成一定时间内多台机组不能提供热量,末端循环水温下降,供暖效果变差,并且传统四通阀换向除霜不仅不制热,还需要在末端循环水中提取热量用于除霜所需热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复叠热泵的化霜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 复叠热泵的化霜控制系统,包括机组,所述机组设有若干组,每组所述机组内均设有蒸发器,每个所述蒸发器上设有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上设有不冻液循环回路,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的进液口均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的一端与循环泵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泵的抽液口与抽液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与不冻液存储箱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不冻液存储箱的进液口与循环液主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循环液主管上设有若干个循环液管,所述循环液管的一端与翅片换热器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除霜控制器电连接;每组所述机组上均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除霜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循环液管上均设有电磁两通阀,所述电磁两通阀与除霜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冻液存储箱的内下表面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除霜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冻液存储箱的左侧内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除霜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工程应用多机并联CO2复叠热泵的化霜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此种化霜控制系统为多台并联应用CO2复叠热泵机组服务,CO2热泵机组无需配置化霜功能,机组更稳定,单一机组成本降低,多台应用时,采暖工程投资成本明显降低;
2.此种化霜控制系统有效抑制机组大规模除霜现象,避免出现因为大规模除霜导致供暖不足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兵占一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兵占一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