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相位仿蜻蜓双扑翼机构及相位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897.4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隆;周缘;夏一凡;包明正;孔令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蜻蜓 双扑翼 机构 调节 方法 | ||
1.一种变相位仿蜻蜓双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第一电机(11);
两个扑动机构(A);
前传动机构(2),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前传动机构(2)与所述第一电机(11)、一个所述扑动机构(A)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工作能够驱动所述前传动机构(2)转动,以带动一个所述扑动机构(A)运动;
后传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与另一个所述扑动机构(A)相连接,所述后传动机构(3)转动能够带动另一个所述扑动机构(A)运动;
相位变化机构(7),与所述前传动机构(2)和所述后传动机构(3)相连接,所述相位变化机构(7)被配置为适于带动所述后传动机构(3)相对于所述前传动机构(2)同速和/或差速转动;
所述两个扑动机构(A)均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杆机构;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曲柄(A1)、大摇杆(A3)、小摇杆(A4)和翼杆(A5),每个对称设置的连杆机构内部共用一个曲柄(A1);
所述曲柄(A1)一端偏心铰接于所述前传动机构(2)或所述后传动机构(3),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曲柄(A1)垂直的销轴(A2);
所述销轴(A2)穿过两个所述连杆机构的所述大摇杆(A3)的一端,并置于所述机架(1)竖直设置的长孔(104)内,并能够沿所述长孔(104)滑动,所述大摇杆(A3)另一端与所述小摇杆(A4)铰接,所述翼杆(A5)一端与所述小摇杆(A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铰接;
所述前传动机构(2)包括前主动齿轮(22)、转轴(23)和前从动齿轮(21);
所述转轴(23)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相位变化机构(7)相连接;
所述前主动齿轮(22)套设于所述转轴(23)的外周,与所述前从动齿轮(21)啮合传动,所述前从动齿轮(2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所述曲柄(A1)偏心连接于所述前从动齿轮(21);
所述后传动机构(3)包括后主动齿轮(32)、蜗轮(33)和后从动齿轮(31);
所述后主动齿轮(32)和所述蜗轮(33)为一体件,所述一体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23)的外周,所述蜗轮(33)与所述相位变化机构(7)连接;
所述后从动齿轮(3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后主动齿轮(32)与所述后从动齿轮(31)啮合传动,所述曲柄(A1)连接于所述后从动齿轮(31)的偏心处;
所述相位变化机构(7)包括第二电机(74)、蜗杆(75)和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插设于所述转轴(23)的端部,并与所述转轴(23)相连接,所述固定盘能够在所述转轴(23)的带动下与所述前主动齿轮(22)同步转动;
所述第二电机(74)设置于所述固定盘内,所述蜗杆(75)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74)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蜗杆(75)具有与所述蜗轮(33)卡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蜗轮(33)啮合的第二状态;
其中,基于所述蜗杆(75)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固定盘的带动下,所述后主动齿轮(32)相对于所述前主动齿轮(22)同速转动;
基于所述蜗杆(75)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固定盘的带动下,所述后主动齿轮(32)相对于所述前主动齿轮(22)差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相位仿蜻蜓双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与所述固定盘的连接端为方轴(24),所述固定盘设置有与所述方轴(24)相匹配的方孔(76),所述方轴(24)置于所述方孔(76)内;
所述固定盘包括上固定盘(71)和下固定盘(72),所述上固定盘(71)和所述下固定盘(72)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相位仿蜻蜓双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一弹簧片(13),所述固定盘上对应设置有滑槽(77),所述第一弹簧片(13)相切于所述滑槽(77);
所述第二电机(74)的电机线穿过所述固定盘,并焊接于所述滑槽(77)上,所述第二电机(74)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片(13)与控制器(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8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