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922.9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伟;项云;黄济超;杨青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6;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兴围社区宝安大道6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金属 油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高亮UV金属银油墨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5~25%N‑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20~30%基础树脂、3~6%光引发剂、13%~30%银粉、15~25%助剂、0.01~0.05%阻聚剂和1~2%纤维素。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N‑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的添加,且添加量为15~25%,使制得的油墨亮度高,另一方面通过纤维素的添加,促进银粉有序的排列,使墨层表面金属感增强,从而达到高亮金属表面效果;且金属银油墨为无溶剂UV固化油墨,印刷速度快,环保性好,在PC、PET等材料表面附著性佳,如此,在应用于PC、PET等材料中时,应用范围更广,且具有很强的外观竞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印刷产品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渗入各个领域,对印刷产品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面对标签质量的竞争,印刷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环保性决定着标签的竞争优势。
目前印刷行业中在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材质丝网反面印刷金属银的产品较多,由于应用该类标签的部份产品亮度较高,比如手机背盖、薄模开关等产品,因此,金属银油墨的高亮效果高低决定着产品的外观竞争优势,虽然溶剂型金属银油墨能达到这些性能,但是溶剂型油墨在印刷时,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且溶剂型金属银油墨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有机溶剂的挥发,不利于环保,从而使得溶剂型金属银制得的该类标签应用比较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高亮型金属银油墨的环保性较差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所述高亮UV金属银油墨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15~25%N-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20~30%基础树脂、3~6%光引发剂、13%~30%银粉、15~25%助剂、0.01~0.05%阻聚剂和1~2%纤维素。
可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ITX和光引发剂184;
所述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ITX和光引发剂184的质量比为(1~2):(1~2):(1~2)。
可选地,所述基础树脂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其中,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的质量为所述基础树脂总质量的25%~35%。
可选地,所述银粉包括粗银粉和细银粉,所述粗银粉的粒径为10~14μm,所述细银粉的粒径为3~5μm;
所述细银粉与所述粗银粉的质量比为(3~10):(10~20)。
可选地,所述纤维素包括醋酸丁酸纤维素。
可选地,所述助剂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
所述阻聚剂包括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亮UV金属银油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如上所述的高亮UV金属银油墨中加入促固剂,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S20、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所述混合物印刷在基材上,得到半成品;
S30、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半成品使其干燥。
可选地,在步骤S10中,所述促固剂的添加量为所述高亮UV金属银油墨质量的1~3%。
可选地,步骤S20中,所述丝网印刷的网版为300~400目。
可选地,步骤S30中,所述紫外光的能量为300~400mj/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