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2081.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沈昕;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2 | 分类号: | A61N1/362;A61H23/00;A61H15/00;A61H11/00;A61B5/02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脏 起搏 检测 急救 处理 智能 监护 设备 | ||
1.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包括贴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袋(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绑带(2),所述贴袋(1)内设有第一反应腔(3)和第二反应腔(4),所述第一反应腔(3)和第二反应腔(4)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反应腔(3)的下端设有共振机构,所述第一反应腔(3)的上端设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的一端与共振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应腔(4)内设有传递机构和自救组件,所述传递机构的一端与共振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所述传递机构的一端与自救组件的一端相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绑带(2)的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反应腔(3)底面的音叉(6),所述第一反应腔(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性杆(7),两个所述弹性杆(7)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共振筒(8),所述共振筒(8)的外侧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共振杆(9),多个所述共振杆(9)上均套设有三个按摩轮(10)和一个活络梳(11),其中一个所述共振杆(9)的边缘处与传递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所述共振筒(8)与指示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三个所述按摩轮(10)沿着轴向阵列设置,所述活络梳(11)设置于三个按摩轮(10)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反应腔(3)上端左侧内壁上的第一固定杆(12),所述第一反应腔(3)上端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3),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固定安装有玻璃棒(14),所述第二固定杆(13)上固定安装有橡胶棒(15),所述共振筒(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摩擦板(16),所述摩擦板(16)的左侧外壁上贴合有丝绸片(17),所述摩擦板(16)的右侧外壁上贴合有毛皮片(18),所述玻璃棒(14)与丝绸片(17)贴合设置,所述橡胶棒(15)与毛皮片(18)贴合设置,所述玻璃棒(14)和橡胶棒(15)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真空管(19),所述真空管(19)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感应杆(20),两个所述感应杆(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放电球(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19)内填充有稀有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反应腔(4)底面的传递箱(22),所述传递箱(22)的右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块(23),两个所述限制块(23)均通过斜杆(24)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平衡块(25),所述平衡块(25)贯穿传递箱(22)的左侧内壁设置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平衡块(25)位于传递箱(22)外部的部分与共振杆(9)的边缘处相抵接触,所述传递箱(22)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杆(26),所述稳定杆(26)贯穿传递箱(22)的顶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稳定杆(26)位于传递箱(22)上端外部的部分固定安装有启动杆(27),所述稳定杆(26)与平衡块(25)固定连接,所述传递箱(22)的左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阻尼块(28),两个所述阻尼块(28)和稳定杆(26)均通过阻尼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启动杆(27)与自救组件的一端相抵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脏起搏检测急救处理的智能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25)和限制块(23)上均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斜杆(24)的左右两侧均套设于对应的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0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路并路器组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蚀镜面模具钢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