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2109.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容庭;张洁;余苗;刘志昌;马现永;李贞明;鲁慧杰;邓盾;田志梅;崔艺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韶关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37;A23K10/12;A23K10/3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63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发酵 昆虫 转化 农业 废弃物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大麦虫幼虫对发酵产物进行转化,收集成熟幼虫和虫沙;
所述发酵产物为水果渣原料、麦麸经过厌氧发酵后的产物;
所述水果渣原料为水果的果皮、果浆、果根茎叶中的至少1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果渣原料为菠萝渣、桑果渣、苹果渣、甘蔗渣、梨渣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果渣原料、麦麸的重量比例为65-75: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所用的发酵菌为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菌种的比例为: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2:0.75~1.25:0.75~1.25:0.75~1.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菌种的比例为: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为2:1: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产物的水分含量为40%~45%;粗蛋白为14%~16%。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kg水果渣原料、麦麸中,加入的发酵菌的量为1kg~2kg,菌液浓度109cfu/ml。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水果渣原料、麦麸、发酵菌混合后密闭发酵,发酵3-5天;
步骤2:放气1次,然后再发酵2-4天;
步骤1和2中,发酵温度控制在28~35℃,湿度50%~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生物发酵和昆虫转化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总耗时5-9天;
取经发酵的饲料适量,用适量干燥的玉米粉充分搅拌均匀,即获得幼虫发酵饲料;发酵饲料水分含量要求:15%-20%;粗蛋白(CP):18%~25%;
所述大麦虫幼虫的饲养周期为2.5-3.5个月;
大麦虫幼虫在饲养周期内投喂的发酵饲料平均为1000±100g/100尾;
所述发酵饲料为发酵产物和玉米粉的组合,通过玉米粉调节发酵饲料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所述发酵饲料的质量要求为:水分含量15%-20%;粗蛋白18%~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韶关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韶关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1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