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2308.4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贵;张小玲;叶锡银;曾庆维;李合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南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囊 管残端 胆道 造影 |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管体前端为密闭钝圆状,所述管体前端设置有侧孔,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侧孔与所述管体贯通,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管体的外径为1‑2mm,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金属网,本发明的侧孔通过管道可将造影剂注入胆总管内进行造影检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只需插入本发明,即可完成造影,方便使用,金属网可增加本发明的硬度,使得本发明更容易插入胆总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
背景技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之后,需要判断胆囊残端至胆总管有无结石,唯一的检测手段是从胆囊管残端注入造影剂行胆道造影检查,但是目前无专用的胆道造影管,手术医生用其他的引流管代替造影管,容易发生侧漏、造影剂溢出等问题,且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管体前端为密闭钝圆状,所述管体前端设置有侧孔,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侧孔与所述管体贯通,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管体的外径为1-2mm,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金属网。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长度为50-90cm,所述管体采用透明软质塑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侧孔设置有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弹性塞。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侧孔在所述管体前端的2-3mm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管体前端为密闭钝圆状,所述管体前端设置有侧孔,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管道,所述侧孔与所述管体贯通,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管体的外径为1-2mm,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金属网,本发明的侧孔通过管道可将造影剂注入胆总管内进行造影检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只需插入本发明,即可完成造影,方便使用,金属网可增加本发明的硬度,使得本发明更容易插入胆总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管体--1,连接件--2,侧孔--3,管道--4,刻度尺--5,连接孔--6,弹性塞--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后端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管体1前端为密闭钝圆状,所述管体1前端设置有侧孔3,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管道4,所述管道4与所述侧孔3贯通,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刻度尺5,所述管体1的外径为1-2mm,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金属网,本发明的侧孔3通过管道1可将造影剂注入胆总管内进行造影检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只需插入本发明,即可完成造影,方便使用,金属网可增加本发明的硬度,使得本发明更容易插入胆总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的长度为50-90cm,为防止在插入的过程中损坏胆总管,所述管体1采用透明软质塑胶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南城医院,未经东莞市南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