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4904.6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义;王禹;刘曼;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孙乳笋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接口 测试 案例 执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测试领域,可应用于大数据领域和金融应用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包含:获取待测试案例的接口定义数据,根据接口定义数据设定预设决策树模型中各叶子节点的属性获得决策树数据;根据待测试案例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编排生成决策树结构的案例编排数据;获得待测试案例的案例数据,根据所述案例数据和所述案例编排数据生成测试案例代码;根据所述案例编排数据和所述决策树数据生成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对应的各接口的标识信息;通过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和所述标识信息执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数据测试领域,可应用于大数据领域和金融应用开发领域,尤指一种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业务的复杂性,自动化案例的执行必须支持各种业务场景的案例执行来实现测试人员业务场景的验证。然而目前自动化测试行业,缺少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通过简单的配置,来动态地适配应用系统高并发、复杂性高的特点并进行各种测试场景的处理方案。
当前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的执行,主要通过编码方式控制,同时采用原生testng底层架构,很难适配当前复杂的业务场景:
1、目前大多自动化工具都是通过编码进行编写,即使部分工具对案例数据进行存储,也无法做到案例与流程的解耦,导致应用业务的改动,需要批量修改测试案例,对案例的影响较大。
2、通过代码很难动态地控制并发、控制串行、控制接口聚合等,如果通过编码方式,自动化类似很多案例场景很难实现。
3、当前行业自动化测试使用应用服务一旦业务发生变化,所有测试代码都需要修改调试,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及装置,通过配置方式,提供测试人员业务场景的编写,降低测试人员对工具的使用难度,并且支持可智能适配被测应用服务器并发、特定接口串行、案例执行优先顺序等属性功能,完成适配所有业务场景的自动化测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所述方法包含:获取待测试案例的接口定义数据,根据接口定义数据设定预设决策树模型中各叶子节点的属性获得决策树数据;根据待测试案例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编排生成决策树结构的案例编排数据;获得待测试案例的案例数据,根据所述案例数据和所述案例编排数据生成测试案例代码;根据所述案例编排数据和所述决策树数据生成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对应的各接口的标识信息;通过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和所述标识信息执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
在上述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含:获取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和所述标识信息执行过程中于业务流程的每一步的执行结果;将所述执行结果与预设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获取所述待测试案例的执行结果。
在上述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中,优选的,根据接口定义设定预设决策树模型中各叶子节点的属性包含:以所述叶子节点作为所述接口定义中各接口,根据各接口对应的接口定义数据设定所述叶子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含控制并发标识、串行标识、权重标识和聚合执行标识。
在上述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中,优选的,根据待测试案例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编排生成决策树结构的案例编排数据包含:通过决策树结构定义每个接口的接口要素;通过所述接口要素确定所述测试案例代码的执行流程;其中,所述接口要素包含执行优先级、合并执行、单例执行和并发执行的并发量。
在上述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执行方法中,优选的,通过所述测试案例代码和所述标识信息执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案例包含:当所述叶子节点包含权重标识时,根据所述权重标识获得所述待测试案例的每一步接口的执行顺序;将所述待测试案例的每一步接口的执行顺序放入SortedMap中,并通过key值大小对接口执行顺序进行优先级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