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辐射场生成的可编程超表面阵列编码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5681.5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添;伍晨;李志;戴永鹏;游鹏;关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王文惠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辐射 生成 可编程 表面 阵列 编码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波天线阵列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辐射场生成的超表面阵列编码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1)根据期望辐射场计算信息矩阵;(2)初始化超表面阵列编码方案;(3)微调编码;(4)计算损失函数;(5)更新编码方案;(6)迭代更新编码。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有效设计编码生成近场辐射场的问题,其有益效果有:灵活可控,可以设计任意形式的辐射场分布;精确度高,根据设计的编码生成的辐射场与期望辐射场之间的误差小;实时快速,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可以快速得到编码设计结果,能够适应辐射场高速切换的应用场合,在电磁探测、智能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阵列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设计超表面阵列编码生成指定辐射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超材料能够对电磁波束灵活调控,从而设计出各种形式的辐射场,目前已经用于生成涡旋电磁波、调控波束方向图等方面,并且在电磁探测、智能通信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由电磁超材料构成的二维超表面阵列具有许多突破传统天线性能的优点,并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特别是随着可编程超表面阵列的出现,通过简单的数字编码即可对入射电磁波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控,从而为利用电磁波进行智能感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然而,如何设计超表面阵列编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天线设计制造领域中通常只设计波束形态,以波束方向图的形式表现其远场性质,因而目前超表面阵列的编码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远场辐射上,对超表面的近场区域研究非常少,并且常规的设计只能根据单波束照射角度,粗糙计算相对应的编码,无法依据具体的距离和聚焦位置计算编码,对多波束、复杂波束、近场情况无效。然而实际应用中目标可能会位于超表面的近场区域,因此需要考虑通过控制可编程超表面来动态控制近场电磁辐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有效设计编码生成近场辐射场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辐射场生成的超表面阵列编码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具有灵活可控、精确度高、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辐射场生成的超表面阵列编码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根据期望辐射场y计算信息矩阵:根据期望辐射场确定计算平面网格,然后计算信息矩阵H,计算方法为
其中hqn是信息矩阵的矩阵元素,Q为阵元个数,q是阵元计数索引,N为辐射场平面网格的数量,π是圆周率,f是发射信号频率,tn是第n个辐射场网格对应的电磁波传播时延,tq是第q个阵元对应的电磁波传播时延;
(2)初始化超表面阵列编码方案:计算信息矩阵的伪逆,然后得到反推的编码设计,根据最小距离法则将其映射为0或者1;选择某一损失函数计算当前辐射场与期望辐射场之间的差异,损失函数选择为均方误差或互信息或交叉熵,计算初始损失函数L,c为阵元编码构成的0/1矩阵按列重排形成的向量,阵列编码的计算式为
其中是信息矩阵的伪逆,g(x)是一个二分函数,当自变量x≤0.5时g(x)=0,其它情况时为g(x)=1;
(3)微调编码:随机选取D个阵元,改变其编码得到新的编码cnew;
(4)计算损失函数: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损失函数计算当前辐射场与期望辐射场之间的损失Lnew;
(5)更新编码方案:如果在步骤(4)中计算的损失函数减小,即Lnew<L,则接受并更新编码c=cnew,并令损失L=Lnew;反之如果Lnew≥L,则保持编码方式不变,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6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