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5718.4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宛鹤;酒少武;屈娟萍;陈延信;卜显忠;杨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00 | 分类号: | B03C1/00;B03C1/015;B03C1/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梯级 制备 不同 规格 性能 选煤 介质 方法 | ||
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涉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将难以用于钢铁冶炼的难选硫酸渣梯级制备成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变废为宝,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难选硫酸烧渣制备焙烧原料;②悬浮态适时磁化焙烧;③焙烧矿梯级制备不同规格的选煤用重介质粉;④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制备。本发明可获得5种不同品质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满足真密度大于4.5 g·cm‑3、磁性含量大于95%、‑45μm组成含量大于80%,外在水分含量小于8%、硫分含量小于3%的选煤用重介质粉的要求。
技术领域
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涉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将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成选煤用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实现了铁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变废宝贵。
背景技术
硫酸烧渣是来自于硫铁矿焙烧制硫酸产生的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铁资源,这部分三氧化二铁是由硫化铁经焙烧转化而来,然而大多数硫化铁具有堪布粒度细、与脉石的包裹和连生情况严重等特点,故由其转化来的三氧化二铁也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只有少数堪布粒度较粗、共伴生关系简单,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磁选工艺生产出符合钢铁冶炼企业要求的磁铁矿粉等条件,被制酸企业通过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回收,其余多用于水泥和建筑材料原料,造成铁资源的浪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环保型的方法,实现难选硫酸烧渣的综合利用。
选煤用重介质粉其国家标准要求需要满足真密度大于4.5 g·cm-3、磁性含量大于95%、外在水分含量小于8%、硫分含量小于3%和一定粒度组成的要求;而难选硫酸烧渣生产的铁精矿产品虽然无法满足钢铁冶炼企业铁精矿的国家标准,却能够满足选煤用重介质粉的需求。
重介质粉在选煤过程中产生的磁团聚和非选择吸附等作用极易引起选煤过程介质密度不稳和重耗加剧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常规选煤用重介质粉进行改性,已获得高分散性能的重介质粉,提高选煤过程中介质密度的稳定性,降低重介质粉的消耗。
现有的难选硫酸烧渣的工艺是以获得高品位、低杂质含量的钢铁冶炼用铁精矿为目标而研发出的难选硫酸烧渣利用方法,具有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特点,不利于难选硫酸烧渣的低成本、低能耗、安全环保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是以生产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为研究目标,开发了一种低成本、低能耗、安全环保的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利用和高性能重介质粉的制备方法,不但实了难选硫酸烧渣的低成本、低能耗、安全环保的高效利用,还获得了高分散性能的选煤用重介质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难选硫酸烧渣生产铁精矿的工艺是以获得高品位、低杂质含量的钢铁冶炼用铁精矿为目标而研发出的难选硫酸烧渣利用方法及难选硫酸烧渣生产的铁精矿却难以符合钢铁冶炼企业原料要求这一现实问题,及选煤过程中急需高分散性能的重介质粉以提高选煤过程中介质密度的稳定性,降低重介质粉的消耗这一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以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选煤用改性重介质粉为新目标,发明了一种低成本、低能耗、安全环保的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利用和改性重介质粉制备的新工艺,不但解决了难选硫酸烧渣中铁资源流失的问题,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变废为宝;也获得了多种高分散性能的重介质粉,提高了选煤过程中介质密度的稳定性,降低了重介质粉的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难选硫酸烧渣梯级制备不同规格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的方法,由(1) 难选硫酸烧渣制备焙烧原料;(2) 悬浮态适时磁化焙烧;(3) 焙烧矿梯级制备不同规格的选煤用重介质粉;(4) 高性能选煤用重介质粉制备四个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吹中空成型装置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