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6666.2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友;陈崔龙;陈道林;卓培忠;李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00 | 分类号: | B04B5/00;B04B7/00;B04B7/08;B04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密封 型翻袋式 自动 离心机 | ||
1.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内设置有离心组件,驱动轴部穿过离心机外壳并带动离心组件旋转,以实现对离心组件内物料的离心处理;所述离心机内设置有对其内部增压的第一增压部,所述离心机上还设置有对驱动轴部和离心机外壳接触面间的间隙增压的第二增压部,所述第一增压部和第二增压部均填充非活性气体增压,且驱动轴部和离心机外壳接触面间间隙内的压强大于离心机内的压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外壳上设置有轴承座(21),轴承座(21)内安装有支撑轴承(19)以实现对驱动轴部的支撑固定;所述轴承座(21)上开设有轴承腔进气口(20)以向轴承腔内引入非活性气体实现增压过程,驱动轴部和离心机外壳接触面间的间隙与轴承腔相连通,所述轴承腔进气口(20)即为第二增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1)与离心机内腔相连通的口部设置有迷宫密封(17),所述迷宫密封(17)沿驱动轴部轴向呈阶梯式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组件包括推盘(4)以及与推盘(4)相配合转动的转鼓体(14),所述推盘(4)与转鼓体(14)二者同轴设置并围合形成离心腔;所述推盘(4)包括前推盘(41)、后推盘(42)以及连接前推盘(41)和后推盘(42)的连杆(43),所述前推盘(41)与转鼓体(14)间隙配合且二者的接触面密封设置,且所述后推盘(42)与转鼓体(14)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可翻转的滤布(15);
所述驱动轴部包括与转鼓体(14)固定连接的驱动轴(35),还包括与后推盘(42)固定连接的推盘轴(36);所述驱动轴(35)为中空套管,所述推盘轴(36)套设于驱动轴(35)中,所述驱动轴(35)和推盘轴(36)在各自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同步转动,且所述推盘轴(36)还可在相应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驱动轴(35)轴向运动,从而将滤布(15)翻转带出或带回转鼓体(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推盘轴(36)和驱动轴(35)之间的间隙与轴承腔或外接的高压惰性气源相连通,所述推盘轴(36)和驱动轴(35)之间间隙内的压强大于离心机内的压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盘轴(36)和驱动轴(35)之间通过滑动轴承(26)连接,所述推盘轴(36)上设置有推盘轴密封部,以防止离心机内的物料进入推盘轴(36)和驱动轴(35)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推盘轴密封部和滑动轴承(26)之间围合形成隔离腔(28),所述驱动轴(35)上开设有气道(25)将隔离腔(28)以及轴承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外壳呈敞口状,所述转鼓体(14)与离心机外壳的开口部构成间隙配合且接触面密封设置,转鼓体(14)与离心机外壳围合形成母液收集腔(24);所述离心机外壳上设置有吹扫口(34),对转鼓体(14)与离心机外壳间密封面上粘结的物料进行吹扫处理;所述离心机外壳内于轴承座(21)所在侧的壳壁上设置有与驱动轴(35)同轴的挡水环(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正压气密封型翻袋式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体(14)与推盘(4)均设置在密封的壳体(8)内;离心作业时,所述转鼓体(14)与推盘(4)与壳体(8)配合将壳体(8)内腔一分为二,其中一侧为离心机,另一侧为滤饼收集腔(3),所述壳体(8)即为离心机外壳;所述壳体(8)上设置有进气口(11)向离心机和滤饼收集腔(3)内引入高压非活性气体,所述进气口(11)即为第一增压部;所述非活性气体用于将离心机内的氧气浓度降至爆炸限值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6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