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6898.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士钦;王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动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8 | 分类号: | B60L53/6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毕铮;吕传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多个域 进行 充电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提供了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位于第一域中的请求设备向位于第二域中的服务设备发送服务编码请求;响应于接收到服务编码请求,服务设备向请求设备发送用于充电的服务编码;在接收到服务编码之后,请求设备将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发送给第三域中的后台设备;在接收到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之后,后台设备对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进行处理,以发起服务设备向请求设备提供充电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感充电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家的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普及,公共直流桩渐渐成为趋势。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公共充电场站充电主流有三种方式:充电卡、账户密码、扫码充电。几种充电都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苦于不能直接触达最终汽车使用用户,为直接用户服务带来不便。
一种现有的无感充电方案的主要原理是开通无感充电,需要首先向诸如国家电网的充电桩运营商注册并提交汽车行驶本、车辆识别号码等敏感信息。充电枪插枪到汽车后,在直流充电桩上操作“无感充电”,汽车推送汽车的车辆识别码给充电桩,充电桩运营平台收到车辆识别码后,在平台内部检索,检索到相应账户后,启动充电桩充电。该方案的所有控制权在充电桩运营商,汽车厂商没有信息,而汽车厂商并不期望给出车辆识别码信息,该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另外,对于用户而言,需要用户在充电桩上操作“无感充电”,很不方便。充电桩也需要升级,有些可以升级软件,但有些必须升级硬件,成本较高。
另一种现有的无感充电方案是车辆插枪后,发出请求信息给充电桩,充电桩再推送运营商编码和充电桩编码给车辆,车辆收到后,通过网络向充电桩运营商推送车辆识别码,运营商收到后启动充电。该方案仍然要求汽车厂商提供敏感的车辆识别码信息,并且汽车厂商需要维护多家运营商,并需要给多家运营商商业授权费用,用户关怀无法做到统一协调且非常复杂。在该方案下,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平台不能接入。目前各家充电桩运营商都使用的是预存款方式,例如,如果对接十家运营商,需要在十家运营商平台开户注册,预存款,为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因此,需要解决方案来跨多种多样的汽车厂商和多种多样的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方便且安全的充电服务,能够对接多家汽车厂商和充电桩运营商,使得汽车厂商无需提供敏感信息并能进行更精细的客户关怀,并且使得用户能够获得真正无需额外操作的无感充电服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方法,包括:位于第一域中的请求设备向位于第二域中的服务设备发送服务编码请求;响应于接收到服务编码请求,服务设备向请求设备发送用于充电的服务编码;在接收到服务编码之后,请求设备将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发送给第三域中的后台设备;在接收到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之后,后台设备对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进行处理,以发起服务设备向请求设备提供充电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多个域进行无感充电的系统,包括:请求设备,其位于第一域中,用于向位于第二域中的服务设备发送服务编码请求;服务设备,其位于第二域中,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服务编码请求,向请求设备发送用于充电的服务编码;以及后台设备,其位于第三域中,用于与请求设备和服务设备通信,其中,在接收到服务编码之后,请求设备将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发送给后台设备;并且其中,在接收到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之后,后台设备对请求编码和服务编码进行处理,以发起服务设备向请求设备提供充电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被执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动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动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喷嘴结构
- 下一篇:基于无人自主技术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