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7559.1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恒;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恒;李新民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16H10/60;G16H50/8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数据 采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客户端接收个体信息及识别信息的录入,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个体信息及识别信息并存储,同时对识别信息进行逻辑算法处理,将复杂的高位数的识别信息变为简单的可供快速识别的低位数编码信息,客户端接收该组群编码信息或校验结果并输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存在的输入的样本条码无法快速验证、不能对现场人群进行分组标识等问题,可以指导快速分组采样,有效地防止了样本信息与个人信息不匹配等问题。利用受检者自己登记的信息和识别信息,将识别信息转换成组群编码信息,快速验证受检者输入的识别信息是否正确,并根据组群编码信息将人群进行分组,提高了对大群体现场数据采集信息录入的监控和采样过程的组织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流行病的筛查涉及到大规模人群现场个人信息的录入和采样本标号的绑定。如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往往因为人群的构成复杂、数量大、环境配套设施差,做到准确、快速、有序的信息录入是非常必要。
目前进行的全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是基于填写表格、使用身份证读卡器和条码扫描仪实现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速度慢,现场需要设备、人力、物力,并且容易发生输入信息的不准确或错误。尤其在执行混检(混合采样)时,不同混检组别间如果样本号出错,会影响到多个个体,严重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不得不采用人工监督现场的方式,采用非自动化设备以及不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手工填表、条码扫描、手持终端等,实现对数据的采集。这些方法具有灵活方便的优势,弥补了自动采集在丰富性、适应性上的缺陷,但也存在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缺点。并且,采用这些方法时,需要大量现场人员,工作相处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大,也不是理想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群体)采样现场,可有效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采样的速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端,包括,
接收个体信息及识别信息;
对识别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组群编码信息,其中,所述的组群编码信息包括同一识别信息对应同一组群区分码;
对应输出组群编码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群编码信息还包括根据接收到同一识别信息的顺序输出对应的顺序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群编码信息还包括根据接收到同一识别信息的数量输出对应的总数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接收操作信息并更新采集状态的步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群编码信息还包括与采集状态对应的统计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得到组群编码信息前还包括对识别信息进行核验,并在发现错误时输出警示的步骤。如将表示错误的校验结果返回客户端,或者控制客户端不能执行下一步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得到个体信息前还包括对识别信息进行逻辑算法的核验,并在发现错误时输出警示的步骤。即在操作时先录入识别信息,客户端对识别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如果识别信息有误则不允许录入个人信息等。这样保证采取的信息完整有效,避免错误数据产生。
一种现场数据采集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接收录入信息并输出至服务器端,所述的信息包括个体信息及识别信息;
接收并输出服务器端返回的组群编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恒;李新民,未经王万恒;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电力设备储存柜
- 下一篇:关于翻转钢包热修补的转运平板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