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淋巴水肿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7710.1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蒋朝华;徐晗;徐东;于子优;李益斌;李晓龙;王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嘉兴飞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巴 水肿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淋巴水肿治疗仪,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上盖体和具有内部空腔的下盖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闭合时形成具有内空腔和一个进出口的容器;内空腔的腔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远红外发热组件;所述远红外发热组件包括反射板、发热管支架、远红外发热管和防烫网,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内空腔的腔壁上,所述反射板具有凹形截面从而形成凹形腔,所述远红外发热管设于所述凹形腔内且通过所述发热管支架与所述反射板连接,所述防烫网设于所述反射板的凹形开口上。本发明淋巴水肿治疗仪安全、节能、操作便捷,其中远红外发热组件投射效率高,能量损耗低,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淋巴水肿治疗仪,用于治疗肢体淋巴水肿。
背景技术
慢性肢体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循环障碍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软组织高蛋白性水肿,如无控制,最终可导致肢体畸形与残疾。烘疗是我国在国际首先应用、目前沿用时间最长、疗效最为确切的淋巴水肿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其最早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其通常是利用红外辐射源作为热源制作的烘疗仪器对淋巴水肿肢体(上肢或下肢)进行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少专门用于肢体淋巴水肿热疗治疗的仪器,并且现有的烘疗仪器存在烘疗温度不均匀、控温精度不足、使用操作不便、肢体防护不到位导致烫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巴水肿治疗仪,解决现有仪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淋巴水肿治疗仪,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上盖体和具有内部空腔的下盖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闭合时形成具有内空腔和一个进出口的容器;
内空腔的腔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远红外发热组件;
所述远红外发热组件包括反射板、发热管支架、远红外发热管和防烫网,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内空腔的腔壁上,所述反射板具有凹形截面从而形成凹形腔,所述远红外发热管设于所述凹形腔内且通过所述发热管支架与所述反射板连接,所述防烫网设于所述反射板的凹形开口上。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上盖体的外壁为圆弧状;
2)所述下盖体的外壁为圆弧状;
3)所述反射板的凹形截面为抛物反射截面或梯形反射截面;
4)所述上盖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把手;
5)所述上盖体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近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闭合时形成容器的进出口;
6)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为铰接,铰接处设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无进出口的一端;
7)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还包括支撑件,所述下盖体通过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上盖体;
8)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还包括设于所述下盖体内的肢体支撑组件,所述肢体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肢体支撑杆和一个以上肢体支撑架,所述肢体支撑架与所述两个肢体支撑杆滑动连接;
9)所述下盖体的内壁上设有汗液导流面和汗液排流孔,所述汗液导流面的引流方向指向所述汗液排流孔;
10)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下盖体的下方;
11)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上还设有刹车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的位置;
12)所述淋巴水肿治疗仪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为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闭合时,位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形成的内空腔内;
13)当内空腔的腔壁上设有多个远红外发热组件时,远红外发热组件沿内空腔的腔壁均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嘉兴飞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嘉兴飞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