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I串的受力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8041.X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慧;罗栋梁;张智慧;吕慧敏;李学礼;杨欣;万冬;林海峰;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i 计算方法 | ||
1.一种VI串的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和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成Ⅴ型分别连接在六分裂悬垂联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成Ⅴ型的两端,六分裂悬垂联板的上部中间部位连接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的一端,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为双联结构;
设定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与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等长且间距为2b;
设定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为a;
设定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和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等效为3个刚性细长杆,可受拉、受压,不可弯曲,设定弹性模量为E;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到VI串的受力并包括如下2种情况:
(1)在无风无冰情况下,VI串发生顺肢方向位移,VI串进行长度调整;标记在无风无冰情况下的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分比为L1、L2、L3,形变量为Δ;设定在无风无冰情况下VI串的垂直力为P0;
(2)覆冰大风情况下,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发生形变,产生位移,位移后,受力水平、垂直方向平衡,形成三角形平衡;标记在覆冰大风情况下的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分比为L1'、L2'、L3',形变量分别为Δ1、Δ2、Δ3;标记在覆冰大风情况下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与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夹角为A、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与水平方向夹角为B,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与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夹角为C;设定在覆冰大风情况下VI串的水平力与垂直力分别为F、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I串的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I串的受力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
P=0,F=0,
步骤二:
无风无冰情况下: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有顺肢方向位移,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根据新的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调整;
F=0,Δ=P0/E,
步骤三:覆冰大风情况下:
Δ1=F1/E (公式一)
Δ2=F2/E (公式二)
Δ3=F3/E (公式三)
(公式一)-(公式三)胡克定律
(公式四)-(公式五)三角形公式
∑F水平=F-F1cos(B)-F2cos(A+B)+F3cos(180-A-B-C)=0 (公式八)
∑F垂直=P-F1sin(B)-F2sin(A+B)-F3sin(180-A-B-C)=0 (公式九)
(公式八)为水平方向合力为0,(公式九)为垂直方向合力为0;
采用计算机试凑法,分别求解覆冰大风工况上述(公式一)-(公式七)方程组,求得受力F1、F2、F3;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将步骤二改为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有顺肢方向位移,第二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根据新的第一合成绝缘子串组、第三合成绝缘子串组长度调整;
并且无风无冰情况下:F=0,Δ=P0/(2*E*cos(α1)),
可采用计算机试凑法,求解新条件的(公式一)-(公式九)方程组,求得F1、F2、F3;
步骤五:
对比第三步、第四步的F1、F2、F3,取大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0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