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到端模型的配电网调度任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9287.9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雪冬;李晓波;陈宇涛;徐武威;乔辉;汪超群;范江平;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端到端 模型 配电网 调度 任务 智能 语音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到端模型的配电网调度任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本发明涉及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声波进行分析,导致语音识别的准确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通过语音分析单元对实时接收到的任务语音进行分析,对语音声波波形图首末两端的静音进行切除,随后对语音进行分帧处理,对废帧删除后的声波进行特征提取,阵列中每一个矩形表示为一帧,随后根据三个状态组合成一个因素,将若干个状态划分为若干个因素,三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汉字,将若干个因素划分为若干个汉字;对声波进行分析,通过阵列转化为文字,提高了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增强了任务分调度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端到端模型的配电网调度任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的听写机,以及与电话网或者互联网相结合的语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便携式语音产品的应用,如无线手机上的拨号、汽车设备的语音控制、智能玩具、家电遥控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系统大都使用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声波进行分析,导致语音识别的准确性能降低,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模型的配电网调度任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通过问题构建单元对文本信息的问题解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将对话模板进行预设,获取到文本信息的问题解决信息,通过公式获取到工作人员的工作分析系数FXu,将工作人员按照工作分析系数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第一的工作人员标记为选中人员,随后获取到选中人员解决班组设备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同时将问题和对应解决方案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文字转化,并标记为预设对话文本,随后将预设对话文本发送至调度管理平台进行储存;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合理匹配,提高了任务调度的可完成性以及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端到端模型的配电网调度任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包括调度管理平台、语音分析单元、文本构建单元、对话匹配单元、问题构建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所述语音分析单元用于对实时接收到的任务语音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实时接收到的任务语音,并将任务语音进行解压,随后将解压后的任务语音声波点进行标记,随后将任务语音声波点进行排序连接获取到语音声波波形图;
步骤T2:对语音声波波形图首末两端的静音进行切除,随后对语音进行分帧处理,将语音分成若干个小段,并将若干个小段标记为帧,随后对若干个帧的帧长进行获取,同时将相邻帧的帧长进行比较,将相邻帧的帧长差值标记为帧移,若帧移≥5毫秒,则判定相邻两个帧均合格,若帧移<5毫秒,则将相邻两个帧标记为废帧,并将对应帧长较小的帧进行删除,随后将废帧删除后的语音声波波形图的总帧数标记为r,r=1,2,…,v,v为正整数;
步骤T3:对废帧删除后的声波进行特征提取,将语音声波波形图转换为12行、r列的矩形阵列,阵列中每一个矩形表示为一帧,随后设置单个状态的帧数阈值,并根据单个状态的帧数阈值将矩形阵列划分为若干个状态,随后根据三个状态组合成一个因素,将若干个状态划分为若干个因素,三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汉字,将若干个因素划分为若干个汉字,随后将若干个汉字标记为任务语音转化文本,并将任务语音转化文本发送至调度管理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文本构建单元用于对厂站内设备工作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任务文本进行预设,厂站内设备工作数据为指令次数数据、问题次数数据以及工作频率数据,指令次数数据为厂站内设备工作指令的种类数量与每天平均指令使用次数之和,问题次数数据为厂站内设备工作故障的种类数量与每天平均故障次数之和,工作频率数据为厂站内各个班组平均每天的工作频率与设备平均每天的工作频率之和,具体分析预设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组顶盖螺栓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人脸活体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