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0176.X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陶力;柴婉秋;吴中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地面 打壳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在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设有连杆机构,在连杆机构中设有伺服气缸,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打壳气缸,伺服气缸的伸出和缩回能够使得连杆机构运动,从而带动打壳气缸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上。本发明的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为铝电解工业中电解槽内铝液上表面由覆盖料形成的密实而又坚硬的电解质壳面提供一种能够对其进行击打和破碎的地面打壳机装置,从而减少电解天车的负荷率,也使得电解质壳面打壳工作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专门用于铝电解槽内对电解质壳面进行击打和破碎的地面打壳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铝行业中使用了大量的电解槽,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在阳极和铝液的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电解质、氟化盐等粉末材料,目的是对铝液起到保温作用。这些粉末材料在高温以及电解的作用下会不断的紧密连接最后形成一层厚度约150mm的致密层,俗称电解质壳面。由于这层电解质壳面的存在,给电解槽添加氧化铝、更换阳极炭块以及从电解槽内捞取阳极炭渣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通常在做这些工作之前需要使用电解槽内安装的专用的打壳气缸或是电解多功能天车上自带的打壳机对电解槽壳面进行破碎,之后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40005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壳气缸,其方案是在打壳气缸的侧面设置构造上一个可通过螺旋丝杆的旋转,就能驱动打壳气缸安装固定点可上下移动,而进行高度调整的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可以解决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打壳装置的打击锤头冲击深度不到位,致使电解质结壳处“火眼加料孔”难以形成,或打壳锤头冲击深度过量,致使锤头长包,造成“火眼加料孔”形成不规整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413878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解槽用智能打壳气缸,它包括设置在电解槽加料口上方的活塞杆端连接有打壳锤头的打壳气缸,所述打壳气缸的两个进出气口与两位五通电磁阀连通,两位五通电磁阀通过减压阀与压缩空气总管相连通,打壳气缸的两个进出气口与两位五通电磁阀连接的通路上串接有压力传感器,打壳锤头伸缩运动的上、下行程止点处分别设有限位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器、限位开关、减压阀和两位五通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又有,公开号为CN11113950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壳气缸连接构造方式,主要用于铝电解槽打壳锤头冲击运动的下止点高度调整,其特征是用一个气缸升降连接件将打壳气缸和螺旋丝杠高度调整机构装配连接在一起;即在气缸升降连接件和打壳气缸中部连接板之间,用两个轴套支架板与设置在打壳气缸腰部的中部连接板两侧的中摆轴吊耳进行构造连接,旋转螺旋丝杠高度调节机构的螺旋丝杠,可驱动气缸升降连接件和打壳气缸同步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但是现有技术尚未考虑到如下一些问题:现有的电解槽专用打壳气缸位置固定不具灵活性,而且安装的位置对后期维护检修极为不利,电解多功能天车自带打壳机虽然使用方便灵活,但是由于打壳机安装在电解天车上,只能在电解天车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才能使用,然而电解天车的负荷率比较高,对打壳机的使用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而且天车上打壳机构安装于工具小车中,受安装位置的局限,不能实现电解槽内任意位置的电解质壳面打壳工作。因此开发一种灵活方便的地面电解质壳面打壳机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在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设有连杆机构,在连杆机构中设有伺服气缸,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打壳气缸,伺服气缸的伸出和缩回能够使得连杆机构运动,从而带动打壳气缸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上。
其中伺服气缸和打壳气缸的气源由每台电解槽两端的车间压缩空气管道提供,通过快速接头进行连接或者由天车空压机临时提供压缩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铝电解槽地面打壳机装置为铝电解工业中电解槽内铝液上表面由覆盖料形成的密实而又坚硬的电解质壳面提供一种能够对其进行击打和破碎的地面打壳机装置,从而减少电解天车的负荷率,也使得电解质壳面打壳工作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