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溶型茶多酚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0757.3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3 | 分类号: | A61K31/33;A23K50/75;A23K50/30;A23K10/30;A23K20/105;A23K20/158;A23K20/20;A23K10/37;A23K20/163;A23K2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溶型茶多酚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领域,突破性地以甲基化改性的茶多酚为芯材,同时配合自乳化微囊技术处理,使用特定的壁材组合及配比,采用特定的工艺及参数制备,提供了一种高生物活性、无生物毒性、稳定性好的肠溶型茶多酚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其极易通过肠粘膜吸收进入淋巴循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高效发挥其生物学效能,无论在稳定性、肠道吸收效率、降低肝肠首过效应、使用量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大优势,获得了远优于目前常用的改善畜禽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肠溶型茶多酚组能显著提高肌肉灰分含量、SOD和GSH‑Px活力、红度a*值(P<0.05),显著降低马岗鹅胸肌和腿肌失水率(P<0.05),而添加量仅为300mg肠溶型茶多酚/kg基础饲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畜禽肉品质的肠溶型茶多酚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当今市场的消费诉求呈现明显多元化,不但要吃的好,更要吃的健康,绿色生态食品日益受到青睐。就猪肉和禽肉、禽蛋等我国主流畜禽产品而言,消费者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这也为畜禽养殖和生产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消费者对畜禽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猪肉为例,猪肉不仅要卫生,而且还要口感好;另一方面,猪肉销售商也对猪肉品质提出了要求:如肉色红润,滴水损失少,货架期长。但是,随着良种畜禽品种的推广和饲养水平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生产的标准型饲料的广泛应用,畜禽的生长周期越来越短,瘦肉产量也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肉质变劣,消费者普遍反映肉质粗糙,且缺乏滋味和香味等,这主要是人们对生长速度和高瘦肉率的片面追求所致。如何在提高畜产品数量的前提下保证其质量,是当前的热门研究项目之一。
目前对于提高肉质品质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中草药添加剂方案,抗氧化剂添加剂方案,真菌酵母添加剂方案,植物提取物及精油添加剂方案及益生菌添加剂方案或上述方案的组合。专利CN201210313405.1 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肉质风味的猪饲料,其包括:基础饲料成分、木醋液、茶多酚、醋酸镁、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剂、维生素混合物添加剂、酶制剂和中草药混合物添加剂,猪饲料通过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显著的改善猪肉的肉质和风味,同时减少药物残留,降低毒性。专利CN201410017211.6公开了一种改善肉质和促生长的育肥猪用生物饲料添加剂,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该添加剂由精制山药粉、乌梅粉、甘草粉、黄芪粉、枸杞粉、刺五加粉、茶多酚、微生态制剂、复合维生素、复合酶制剂、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载体组成。该添加剂能明显提高育肥猪的瘦肉率,使肉质红润细嫩,对改善育肥猪的肉质具有非常突出的帮助,同时对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也有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促进育肥猪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上述方案普遍存在配方复杂,生产成本高,规模化生产时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且不同批次间差异大等,这些问题在中草药配方的组合物时表现尤为明显。
目前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在上述的提高畜禽肉品质的方法中具有特别优势,表现为:合理使用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动物肉品质量,且其安全、有效、易于标准化,因此成为当前改善畜禽肉品质量的核心方案。其中考虑到在我国,茶多酚的产量大,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抗氧化效果确实,进而茶多酚又成为抗氧化剂领域研究热点并成为国家批准在食品领域使用的抗氧化剂。但是考虑到常规的茶多酚为水溶性,稳定性差,其对光、湿、热均敏感,严重制约了其生产、储运及现场应用时的质量稳定性;同时考虑到茶多酚特殊的多酚结构特性,极易与蛋白质发生反应而影响其在肠道的吸收,其肠道吸收率往往低于5%,因此天然提取的茶多酚往往在肠道的吸收率较低;而吸收后的茶多酚经过肝肠首过效应,进一步被大量代谢,从而导致茶多酚实际发挥的生物学效能非常有限。往往需要大剂量添加才能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和调节脂代谢效能,但是其大剂量应用时,不但使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并且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降低畜禽采食量,而且其极易与微量元素,重要蛋白质或酶等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上述影响因素导致茶多酚在临床使用时,在不同地区,不同动物品种,不同饲养条件下,实际使用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