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1374.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存义;童震松;苏伟;钱大益;邢奕;常冠钦;梁宝瑞;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10;B01D46/48;B01D53/80;B01D53/48;B01D46/00;B0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亓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流化 脱硫 除尘 一体化 装置 | ||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和脱硫专用除尘器,所述的脱硫专用除尘器中箱体两侧各设有滤袋室,滤袋室下方设有除尘器灰斗,其中两个滤袋室之间在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中箱体挡板,在中箱体挡板的上边缘与花板之间安装有导流栅板,所述的导流栅板由多道垂向栅条平行排列而成,栅条的数量以及各栅条的位置分别与滤袋室中最内侧的滤袋一一对齐;所述脱硫专用除尘器中箱体底部的进风口与脱硫装置烟气出口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流场分布更均匀、合理;中箱体和下箱体实现脱硫功能,从而实现脱硫行程的延长和脱硫反应时间的增加;可减少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5‑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属于废气净化领域,尤其适用于烟气入口二氧化硫浓度为100-1600mg/m3的烟气脱硫除尘治理。
背景技术
现有半干法脱硫除尘装置的结构,参照附图5,采用循环流化床、SDA、NID等半干法脱硫装置与除尘器水平布置,组合使用,其中半干法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除尘器的烟气进口,除尘器灰斗下端通过空气斜槽或拉链机连接到脱硫塔侧线中下部。因其具有单塔处理能力大、脱硫综合效益优,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较长的滤料使用寿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半干法脱硫除尘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占地面积大、烟气流场不合理、压力损失较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解决优化流场和延长脱硫行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装置和脱硫专用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专用除尘器包括中箱体,中箱体的上方设有净气室,中箱体两侧各设有滤袋室10,滤袋室10下方设有除尘器灰斗15,其中两个滤袋室10之间在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中箱体挡板9,所述的中箱体挡板9下边缘与脱硫塔顶部固定连接,两侧与中箱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在中箱体挡板9的上边缘与花板之间安装有导流栅板14,所述的导流栅板14由多道垂向栅条平行排列而成,栅条的数量以及各栅条的位置分别与滤袋室10中最内侧的滤袋16一一对齐;所述脱硫专用除尘器中箱体底部的进风口与脱硫装置烟气出口连接,所述的除尘器灰斗15的下端通过灰斗给料机8和加湿装置7与脱硫剂循环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箱体挡板9高度为中箱体高度的20-80%。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栅板14中各栅条的迎风面的截面形状为”∧”形,其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栅板14中各栅条的迎风面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圆弧所对圆心角为30°-120°。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栅板14中各栅条的迎风面的截面形状为直线形,直线段长度不超过所用布袋的直径。
进一步地,脱硫塔底灰斗4的下端与脱硫剂循环进口之间依次设有塔底给料装置5、输灰装置6和加湿装置7。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灰装置6为中压气力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装置7选用加湿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装置7为喷雾加湿器。
进一步地,脱硫塔下部设有由2-12只文丘里装置组合成的烟气喉管组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流场分布更均匀、合理;中箱体和下箱体实现脱硫功能,从而实现脱硫行程的延长和脱硫反应时间的增加;可减少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5-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循环流化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