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形性一体化成形装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2650.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凡;代轶励;康翼鸿;喻学锋;高明;陆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朱伟军;耿慧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电弧 制造 一体化 成形 装备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形性一体化成形装备系统,包括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高速摄像监控模块、工艺参数数字化模块和外置气体单元;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堆积成形过程中已成形部分的温度;高速摄像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堆积成形过程中等离子电弧、熔滴以及已成形部分的形貌图像信息,工艺参数数字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高速摄像监控模块的测量信息,并实时的对堆积成形工艺参数进行负反馈调节。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与调控电弧、精确控制成形构件的化学成分,可实现钛合金、不锈钢、高温镍基合金等大尺寸、复杂金属梯度结构件的形性一体化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形性一体化成形装备系统。
背景技术
电弧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零件制造技术,其利用钨极或者丝材与已成形部分形成电弧熔化金属丝材,通过分层切片、层层堆积实现金属构件的直接成形,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具有成形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可成形任意复杂金属构件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关键构件的成形。
现有技术中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装备系统存在以下的缺陷与不足:首先,堆积大尺寸构件时,热输入量的增加以及热积累现象,极易造成成形构件成形精度的下降,如何平衡热输入量与成形效率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现阶段大部分堆积成形构件成形质量调控一般是在完成堆积后,即依据成形质量在来调整参数,难以实现实时调控;再次,现阶段等离子增材制造合金化以涂覆材料或者更换丝材为主,涂覆材料的均匀性难以保证,更换丝材的流程以及成本较高,且特殊元素的合金化难以实现。现阶段的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难以实现大尺寸、复杂金属梯度结构件的形性一体化成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形性一体化成形装备系统,该装备系统融合有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高速摄像监控模块、工艺参数数字化模块,能够实时监控与调控电弧、精确控制成形构件的化学成分,可实现钛合金、不锈钢、高温镍基合金等大尺寸、复杂金属梯度结构件的形性一体化成形。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形性一体化成形装备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
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高速摄像监控模块、工艺参数数字化模块和外置气体单元;
所述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模块包括三轴运动机构、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枪体、送丝单元、送粉单元、等离子电弧电源单元、水冷单元;
三轴运动机构带动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枪体实现X、Y、Z三轴方向移动,
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枪体包括由内到外包括钨极、水冷喷嘴、夹层和保护罩;
所述夹层内设有送粉通道,送粉通道与送粉单元连接,水冷喷嘴通过管路与水冷单元连接;等离子电弧电源单元,用于提供形成等离子电弧的电源;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堆积成形过程中已成形部分的温度;
所述高速摄像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堆积成形过程中等离子电弧、熔滴以及已成形部分的形貌图像信息,
所述工艺参数数字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所述高速摄像监控模块的测量信息,并实时的对堆积成形工艺参数进行负反馈调节。
进一步地,上述外置气体单元包括外置气体保护罩和保护气储存装置,保护气储存装置用于对外置气体保护罩提供保护气,外置气体保护罩位于丝粉结合等离子电弧枪体附近。
进一步地,上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热成像仪、热成像采集与分析软件,热成像的最高采集温度为2000℃。
进一步地,上述高速摄像监控模块包括高速摄像相机、光纤激光器以及高速摄像采集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