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3264.5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凯;胡保安;程瑾;励彦德;李素江;沈杨;马永刚;黄佳音;钟瑞;王有成;张惠明;吴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2F101/20;C02F10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底泥电助 淋洗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所述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包括:泥浆池,在所述泥浆池的设计位置插入阳极导电滤管和阴极导电滤管,所述支线主管一端与主线主管连接后与真空水汽分离泵及尾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主线主管与空压机连接,所述支线主管另一端与主线主管连接后与板管除垢装置连接,两侧所述主管主线上均安装有球阀。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无需建设阳极室与阴极室条件下,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并进行脱水固化减量,最终实现对污染底泥进行修复的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和缺陷:
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一直伴随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矿山、选矿行业的尾矿污水,有色金属加工业和钢铁厂的酸洗水,电镀厂镀件洗涤水,农药业、医药业、油漆业、颜料业、电解行业的工业废水,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在被不法企业偷排入河湖水体环境中后,迅速在物理沉淀、化学吸附等作用下由液相转入固相,沉积在河湖底泥中,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别释放出来,形成二次污染。近年来,随着“两山理论”的提出,国家加大了对河湖环保治理的支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越来越多,伴随生成的高含水率重金属污染泥浆成为了工程实施的难点与痛点。
针对此类泥浆,满足污染物减量去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技术、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实施的关键是耐性植物或超积累植物的定向培育及条件优化,而针对超标倍率高或多种重金属均超标的复合污染,遴选难度大而且修复的时间较长,工程实施难度较大。化学淋洗修复技术是向泥浆中掺入表面活性剂或络合剂,将重金属从固相转入液相,再把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泥浆中提取出来,再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实现污染物的去除,但是泥浆中污水提取的过程存在难度,如果直接用真空抽除,很可能出现水分被快速抽除而重金属再次与土颗粒结合导致修复效率低的问题。电动修复技术可以将泥浆溶液中的离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使重金属离子以沉淀物的形式富集在阴极,但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来去除,而且对富集在土颗粒上的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在有限的工期内实现高含水率重金属污染泥浆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又能实现污染泥浆脱水减量的修复技术。
在本发明之前,中国发明专利(CN 111054741 A)公开了一种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把污染底泥放在修复室,把电极放入电极室,通过电动作用下使重金属离子进入电极室内后去除,该种方法适用于在工厂内的批量处理,对于大面积纳泥坑内的污染泥浆处置,工程实施的难度较大。中国发明专利(CN 111302580 A)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将电动淋洗与植物修复相结合,进一步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但该方法也存在阳极室、阴极室和污泥室,当面对大面积纳泥坑内的污染泥浆处置,工程实施的难度较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无需建设阳极室与阴极室条件下,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并进行脱水固化减量,最终实现对污染底泥进行修复的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在无需建设阳极室与阴极室条件下,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并进行脱水固化减量,最终实现对污染底泥进行修复的河湖重金属污染底泥电助淋洗修复减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稳定通讯的网线插头连接装置
- 下一篇:摄像装置和摄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