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混沌波传感器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709.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朴龙根;尹钟熙;李继礼;金英德;金南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学技术院;韦务拓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混沌 传感器 样品 特性 探测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样品特性探测装置,包括:波源,其用于朝向样品照射波;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照射的波被所述样品多重散射而产生的激光散斑,并且在每个预设时间点检测所述激光散斑;以及控制部,其用于获取检测出的所述激光散斑随时间变化的时间相关性,并且基于获取到的所述时间相关性,实时检测所述样品的特性,其中,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样品与所述检测部之间或者所述检测部内部的一区域中的所述激光散斑。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1680079041.1(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6/013288)、发明名称为“利用混沌波传感器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利用混沌波传感器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与各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空间中。从人眼看得见的生物到人眼看不见的生物在人类的周边一同生活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其中,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的微生物或小生物虽然人眼看不清,但存在于人类的周边而诱发各种疾病。
为了测量人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以往利用微生物培养法、质谱分析法(massspectrometry)或核磁共振(un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法等。在微生物培养法、质谱分析法或核磁共振法的情况下,虽然能够精密测量特定种类的细菌,但培养细菌的准备时间非常长,需要高费用的精密而复杂的设备。
除此之外,具有利用光学法来测量微生物的方法。例如,作为光学法利用拉曼光谱法(Raman spectrometry)及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但由于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要求能够操纵复杂光学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验室水平的设备,并且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因此在普通人群的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或局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混沌波传感器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样品特性探测装置,包括:波源,其用于朝向样品照射波;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照射的波被所述样品多重散射(multiple scattering)而产生的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并且在每个预设时间点检测所述激光散斑;以及控制部,其用于获取检测出的所述激光散斑随时间变化的时间相关性(temporal correlation),并且基于获取到的所述时间相关性,实时 (real-time)探测所述样品的特性,其中,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样品与所述检测部之间或者所述检测部内部的一区域中的所述激光散斑。
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能够只利用激光光源和图像传感器来实现光学系统,因此不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光学系统,而且能够进行小型制作,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下被广泛应用。并且,由于为了探测微生物而只利用光学测量,因此无需使用抗原-抗体等靶物质,也无需如基因扩增技术等那样提取样品,从而能够削减在微生物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混沌波传感器的原理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图1的检测部中的激光散斑的检测方法的图。
图4a至图4c是示意性地图示图1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按顺序图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样品特性探测装置的微生物探测方法的顺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学技术院;韦务拓客公司,未经韩国科学技术院;韦务拓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