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LED驱动器、MLED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3965.9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远;郑俊杰;张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led 驱动器 显示 驱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LED驱动器,用于驱动阵列排列的a*b个MLED,至少具有串行输入接口和串行输出接口,所述串行输入接口和所述串行输出接口之间设有短接开关,其中每行b个MLED的正极均连接到一条扫描线上以使得a*b个MLED分别连接到a条所述扫描线,每列a个MLED的负极均连接到一条数据线上以使得a*b个MLED分别连接到b条所述数据线,每条所述扫描线分别可连接到供电电源上,每条所述数据线分别可通过第一选择开关连接到第一放电电路或电流输出电路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MLED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本发明提出的MLED驱动器、MLED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不仅减少了布局布线,而且彻底消除了鬼影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控制及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LED驱动器、MLED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显示设备中,通过液晶的偏转来实现亮度的控制,而液晶的偏转需要时间,一般为微秒(1μs=10-6s)级别。在影像的快速移动条件下,容易出现画面拖尾现象。只要物体的移动速度超过显示器件的极限反应速度,就会存在拖尾现象,可以说LCD显示系统的拖尾现象是固有现象,在驱动技术上一般通过过驱动技术(Over-driving)减轻,但无法消除。
故此,新型显示系统,mini-LED/Micro-LED(mini/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型发光二极管,合称MLED)显示技术就应运而生。
常见的LED驱动系统图如图1所示,包括时序控制器(Timing_Controller)、行驱动器(GateDriver)、列驱动器(SourceDriver)以及由多颗MLED组成的显示阵列,通常以矩阵形式排列。通常将水平方向定义为GateLine(GL),如图1中的GL1、GL2、…、GLm,竖直方向定义为SourceLine(SL),如图1中的SL1、SL2、…、SLn。每一个MLED的阳极连接到GateLine上,阴极连接到SourceLine上。每次仅打开一条扫描线(GateLine)和一条数据线(SourceLine),这样完成行列选中的LED受控发光。
因为金属导线在布线时,每一行扫描线(GateLine)上都有寄生电容,每个LED也有寄生电容,故此将二者等效为Cg1、Cg2、…、Cgm。每一列数据线(SourceLine)上也都有寄生电容Cs1、Cs2、…、Csn。
因扫描线(GateLine)打开、关闭是有顺序的,为了提升电路的可靠性及减少设计复杂度,一般设计成依次打开关闭。如图2所示,即首先GL1打开一段时间后,再GL1关闭,然后打开GL2一段时间,再关闭GL2,依次循环下去。因为扫描线(GateLine)上的等效寄生电容Cg1、Cg2、…、Cgm的存在,每次打开对应扫描线(GateLine)(如GL1线),则对对应等效寄生电容(如Cg1)充电,关闭时,又对对应等效寄生电容(Cg1)放电,若这部分存储在Cg1内的电量不加以利用就会完全浪费掉了。此外,又因为扫描线(GateLine)和数据线(SourceLine)上的等效寄生电容存在,LED在显示时也会有异常亮点,这些异常点行业内称之为鬼影(ghostimage)。比如:当GL1打开时,GL1上的寄生电容Cg1被充电到高电位;当GL1关闭,切换到GL2打开时,若GL2上的Z22灯被点亮,此时SL2为低电位,那么Cg1储存的电荷高电位通过Z12到SL2,进而Z12就亮,亮的时间和寄生电容Cg1储存的电荷有关,而此时期望Z12是熄灭的,那么Z12就称之为异常亮点,也被称为鬼影。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