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位点的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4640.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震宇;刘妍柳;陈晓琪;杨泽民;戴碧璇;徐嘉琪;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02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药物性 耳聋 相关 基因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分子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位点的方法及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巢式PCR反应体系和酶切体系;所述酶切体系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分子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位点的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耳聋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国残疾人群由8296万,其中听力残疾人群由2789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其发病率高、听力损失不可逆、治疗方法稀少且困难、人工耳蜗植入价格昂贵、由聋致哑,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中50%以上的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耳聋基因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携带率,正常听力夫妇携带至少一种突变已知耳聋基因的几率为大约6.3%,正常育龄夫妇应接受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及产前筛查。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增6万听力障碍儿童中由30~40%的耳聋患者是由耳毒性药物致聋的,药物性耳聋也是最有可能避免的一种听力残疾,为了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发生,国家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使用规范》,用药前明确地知道个体是否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严格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成分为了预防药物性耳聋至关重要的环节。
线粒体12S rRNA基因又称“药物耳聋易感”基因、“一针致聋”基因。即携带突变的个体在使用常规剂量甚至少量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就会引起听力损失,导致临床上常见的“一针致聋”的现象。
线粒体DNA 1494C>T和1555A>G突变是工人的药物性耳聋相关的致病性突变,研究表明,线粒体DNA 1555A>G突变使得线粒体12S rRNA高度保守编码区域的机构发生改变,使得它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合能力增强,进而使得线粒体蛋白合成减少,最终导致耳聋的发生。
当发生1494C>T突变时,线粒体DNA 12S rRNA的A区能形成新的1494U-A1555配对,导致12S rRNA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结合部位的空间增大,从而促进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之结合,影响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和氧化磷酸化过程,最终因ATP合成受阻使得Na+、K-、Ca2+等离子泵失能而导致毛细胞死亡,引起永久性耳聋。
目前,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临床运用广泛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等情况,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其常见包括有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小单孢菌产生的庆大霉素,以及阿米卡星灯半合成氨基糖苷类等。如今,临床对抗生素运用广泛甚至可能存在滥用现象,而药源性耳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开展早期筛查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致聋基因诊断技术的检测,对这两个突变的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个体化合理用药指导,从而达到对药物性耳聋的防控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4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