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臭氧消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4894.4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玺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6;A61L2/24;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优博创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0 | 代理人: | 赵小宁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密闭 空间 新型 冠状病毒 臭氧 消毒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臭氧消毒设备,属于消毒杀菌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臭氧消毒设备,使用臭氧发生机,根据密闭空间的空间体积以及臭氧对于新冠病毒的有效消杀浓度,控制臭氧发生机的工作过程;该臭氧消毒设备由控制系统控制主要分为有人状态工作模式和无人状态工作模式。本发明能高效杀灭汽车等封闭空间的新冠病毒,尤其适用于出租车和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及私家车辆,能够保证高效和安全。在有人或无人状态(汽车工作状态和停歇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消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臭氧消毒设备,属于消毒杀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在诸多防疫措施中,空气净化器是一种期望值甚高的设备。
臭氧(化学分子式O3)又名三原子氧,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在游离时的能量在瞬间产生强力的氧化作用,而进行杀菌、消毒、解毒工作。臭氧极易溶解于水,溶在水中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是氯气的600-3000倍,能迅速将细菌和病毒杀灭。细菌、病毒与臭氧结合后会改变分子结构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病毒死亡,不再形成新病菌,能有效去除各种细菌、病毒、异味及新新车装饰释放的有毒气体(甲醛、苯等),大气中适量的臭氧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同理,臭氧也能分解抽烟产生的尼古丁,防止二手烟对他人的伤害,可以分解农药的毒性,也可以消除煤气和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毒性,臭氧还能消除一些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臭氧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对细菌、病菌、真菌、霉菌芽胞、病毒等微生物都具有极强的杀灭力。由于臭氧为弥漫气体,消毒无死角,故消毒杀菌效果好。利用氧化性来杀死微生物以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合物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氯气、漂白粉、高锰酸钾等。但是,这些杀菌剂不但比臭氧杀菌速度慢,而且一般的杀菌对人体有害。臭氧杀菌与一般杀菌剂不同,因为多余的臭氧可以很快分解成氧气,故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内时对人体很有益,因微量的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活氧量,活化细胞,但高浓度的臭氧会使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可逆性伤害,因此必须控制臭氧的发生量。不过,臭氧应用一百多年来,至今世界上无一例因臭氧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众所周知,臭氧气体能灭活很多病原体,此前就有报告显示,其对新冠病毒也有效果。不过以往报告的实验使用1.0-6.0PPm的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这种浓度下,可能对人体有害,适用于对无人的空间进行消毒。
藤田医科大学的村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人体可以接受的低浓度(0.05和0.1PPm进行试验)臭氧气体也具有清除新冠病毒的效果。
(3)新冠病毒人传人的安全距离为1.5米-2米,当人们处于汽车等封闭环境内时根本无法保证此安全距离。车内消杀主要采用酒精等擦拭,(查酒精喷洒过多容易着火等),车内空间卫生死角较多,而三原子氧这种弥漫型消杀方式更加适合车内消毒。日常运行中可以持续使用臭氧发生器(能够维持低的臭氧浓度和适当浓度管理的设备)来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人体无害的低浓度臭氧气体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并且在高湿度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消毒效果。
(4)使用臭氧时应该注意的几点如下表
1.我国卫生部1979年制定的《工业卫生标准》中规定,臭氧的安全标准为0.15ppm。
2.美国标准规定,人员可在0.1ppm浓度下工作8小时。(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1ppm)
3.国际臭氧协会规定,应用臭氧的专业室内,在0.1ppm浓度下,允许工作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玺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玺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4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