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设计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5405.7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祎;陈二龙;杜林林;崔凯强;陈哲;汪轩宇;秦敬伟;兰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E02D27/12;E02D31/08;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吴鹏章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型锁扣式筏板 基础 隔振抗拔桩 设计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设计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浇筑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在抗拔桩(10)上包覆隔振材料层(20);在隔振材料层(20)外预埋模板(30);以及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筏板基础(40),以覆盖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本发明工艺实现兼具抗拔与隔振能力的筏板基础隔振系统,工艺成熟可靠,有效的解决受浮力筏板结构抗拔的隔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设计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在筏板基础隔振层和抗拔桩的使用上,主要是在抗拔的基础上放弃隔振或在隔振的基础上放弃抗拔,当下的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隔振不抗拔。在现存技术中如果筏板基础要使用贯通性隔振层进行隔振处理,那么就基本无法使用抗拔桩。使用抗拔桩的设计非常困难,而且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同时达到的效果也不理想。
(2)抗浮不隔振。如果要使用抗拔桩,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是筏板基础不使用贯通式的隔振层,这样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隔振筏板基础的抗拔性能,但是筏板基础的隔振性能将大大降低,基本上不能达到既能抗浮又能隔振的效果。
因此,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已解至少部分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抗拔桩难以兼顾抗拔与隔振的问题,设计一种锥状分离型锁扣式隔振抗拔桩,利用抗拔桩与筏板基础之间的隔振介质,形成针对受浮力载荷的筏板基础的隔振系统。实现受浮力载荷的地铁上盖筏板系统的隔振与抗拔兼顾的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的设计工艺,包括:
预先浇筑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
在抗拔桩(10)上包覆隔振材料层(20);
在隔振材料层(20)外预埋模板(30);以及
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筏板基础(40),以覆盖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隔振材料层(20)为聚氨酯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形成筏板基础(40)之前,还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形成混凝土垫层(50)、防水层(60)、减振垫下保护层(70)、减振垫层(80)、以及减振垫上保护层(9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
在抗拔桩(10)上包覆的隔振材料层(20);
在隔振材料层(20)外的预埋模板(30);以及
覆盖带有锥状约束端头的抗拔桩(10)的筏板基础(4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隔振材料层(20)为聚氨酯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结构还包括在筏板基础(40)之下的减振垫上保护层(90)、减振垫层(80)、减振垫下保护层(70)、防水层(60)以及混凝土垫层(50)。
该发明在帽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设计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加简便的锥状分离型锁扣式筏板基础隔振抗拔桩设计工艺,其具有以下特点:
(1)保持了传统抗拔桩的抗拔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抗拔桩都带有约束端头,抗拔桩和隔振筏板基础之间是柔性连接,由于约束端头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筏板基础和带有约束端头的抗拔桩不会分离开来,从而能够保证传统抗拔桩的抗拔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