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其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5625.X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柏秋实;吴一迪;杨健廉;李思怡;殷铭瑞;徐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1/56;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79;F24F11/88;F24F13/24;F24F13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室内 送风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控制方法,依据空调器实际扫风运行数据,使用智能控制装置对室内机扫风板的扫风区域进行分割;当扫风板叶片在分割后的不同扫风区域内摆动时,智能控制装置控制调节室内风机转速从而调整送风风量、平衡送风过程中的噪音值。通过本发明的送风控制方法控制空调器室内机的扫风板进行扫风,可调节由于扫风叶片摆动造成的风声忽大忽小的问题进而平衡室内机送风过程中的噪音,提升扫风送风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也可改善空调器综合运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无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为改善家居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使得对家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品质空调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风的循环流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例如空调器室内机送风过程中,伴随其左右扫风会导致风量突变,从而会引起风声无规律忽大忽小,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为延长整个扫风周期,减缓扫风叶片调整角度的速度,但上述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噪音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针对如何平衡扫风过程中噪音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控制方法,依据空调器实际扫风运行数据,使用智能控制装置对室内机扫风板的扫风区域进行分割;当扫风板叶片在分割后的不同扫风区域内摆动时,智能控制装置控制调节室内风机转速从而调整送风风量、平衡送风过程中的噪音值。通过本发明的送风控制方法控制空调器室内机的扫风板进行扫风,可调节由于扫风叶片摆动造成的风声忽大忽小的问题进而平衡室内机送风过程中的噪音,提升扫风送风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也可改善空调器综合运行性能。
可选地,扫风板的扫风模式包括:左右扫风模式、左扫风模式和右扫风模式;具体地:
左扫风模式为扫风板左侧全部区域的叶片往复摆动扫风;
右扫风模式为扫风板右侧全部区域的叶片往复摆动扫风;
左右扫风模式为扫风板左侧全部区域的叶片和右侧全部区域的叶片在对应区域内往复摆动扫风。
可选地,扫风板叶片初始方向设定依据为:空调器实际运行过程中执行各扫风模式的频率;具体地:
使用智能控制装置获取并记录每次执行的扫风模式,分析并存储使用频率最高的扫风模式作为初始扫风模式;
当左右扫风模式为初始扫风模式时,扫风叶片的初始方向与送风方向平行;
当左扫风模式为初始扫风模式时,扫风叶片的初始方向为叶片向左侧摆动的最大角度的1/2角度方向;
当右扫风模式为初始扫风模式时,扫风叶片的初始方向为叶片向右侧摆动的最大角度的1/2角度方向。
可选地,扫风区域的划分依据为:空调器实际运行过程中执行扫风定格的位置数据;具体地:
使用智能控制装置获取并记录每次执行扫风定格程序时,扫风板叶片定格的位置;分析并存储定格频率最高的位置;以定格频率最高的位置作为分界线将全部扫风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
可选地,扫风板叶片的摆动速度控制过程包括:
当扫风板叶片开始摆动时,叶片方向与送风方向形成夹角且角度值逐渐增大;
当扫风板叶片摆动至角度值最大值时开始回扫摆动;
叶片摆动速度随角度值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随叶片进入回扫摆动后再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