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固化的胶黏剂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5969.0 | 申请日: | 202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孙冠卿;皮玉红;周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00;C09J175/14;C09J163/1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承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固化 胶黏剂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固化的胶黏剂的应用方法,属于胶黏剂领域。所述方法为:步骤1,按比例混合上转换材料、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制备胶黏剂;步骤2,将胶黏剂涂布于片材A和/或片材B表面,在近红外光下照射,片材A和片材B黏结成型,形成深色夹层结构板;所述片材A和/或片材B为厚度小于3厘米的透明玻璃片材、厚度小于1厘米的有色玻璃片材、厚度小于2厘米的透明塑料片材、厚度小于1厘米的有色塑料片材或厚度小于3毫米的木材;所述胶黏剂的组成为上转换材料、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该结构板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粘接速度快。近红外光固化能够实现板材的粘结,厚度大,胶黏剂的粘结强度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固化的胶黏剂的应用方法,属于胶黏剂领域。
背景技术
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快速,节能,绿色等优点,光固化胶黏剂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卫生、电子组件及日常生活中。但是紫外光固化深度有限并且很难固化有色体系,目前对于片保密、集成电路晶片封合、IC包封、电子线路的补强等领域往往需要用到胶黏剂,但是紫外光因为穿透力弱,无法穿透较厚的基材或有色片材,进而不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技术能够实现快速胶黏有色体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固化的胶黏剂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为:
步骤1,按比例混合上转换材料、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制备胶黏剂;
步骤2,将胶黏剂涂布于片材A和/或片材B表面,在近红外光下照射,片材A和片材B黏结成型,形成深色夹层结构板;
所述片材A和/或片材B为厚度小于3厘米的透明玻璃片材、厚度小于1厘米的有色玻璃片材、厚度小于2厘米的透明塑料片材、厚度小于1厘米的有色塑料片材或厚度小于3毫米的木材;所述胶黏剂的组成为:
上转换材料 1~10重量份;
树脂 60~90重量份;
光引发剂 1~5重量份;
活性稀释剂 5~30重量份。
近红外光具有穿透深度大的特点,可以穿透玻璃、塑料、木材等片材。采用上传换材料将透过基材的近红外光转化为紫外光及可见光,引发胶黏剂固化,从而实现对较厚基材及有色片材的粘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红外光为980nm光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色玻璃片材、有色塑料片材含有炭黑、氧化铁红、氧化铬绿在内的深色颜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片材A和片材B的厚度为0.001~10cm,片材A和片材B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70~80重量份,优选为80重量份;
所述光引发剂 1~3重量份,优选为2重量份;
所述活性稀释剂 15~25重量份,优选为15重量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片材A和B均为塑料时,上转换材料的添加量为1-6重量份;
当片材A和B均为玻璃时,上转换材料的为添加量为3-8重量份;
当片材A和B均为木材时,上转换材料的添加量为5-10重量份。
不同的片材,近红外光穿透性不一样,需要根据片材的性质,对上转换材料的添加量进行调整,保证引发体系聚合的同时,维持较高的粘黏效果,同时避免体系过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转换材料包括NaYF4、BaYF5、NaGdF4、LiYF4、NaYbF4、Na3ScF6、YF3、GdOF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NaYF4:Yb,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