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6079.1 | 申请日: | 202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金百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效 优化 建筑节能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涉及建筑节能系统领域,旨在解决仅仅对局部进行节能控制能够节省的能源量相当有限,其他与该处配合的结构仍旧消耗原来的能源量,从而导致有大量能源遭到了浪费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计数器一和计数器二均与计数管理服务器耦接,计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计数器一和计数器二所统计人数进行加减得出环境内滞留人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通过人流计数模块对进入和离开环境的人数进行计算从而统计环境滞留人数从而计算环境内人体散发热量来判断人体散发热量对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并且通过管理中心服务器控制空调降低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近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因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而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空调、照明及集中供热等系统占建筑能耗的65%以上,因此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对耗能较大的这些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控制,以提高这些系统的能量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建筑节能的实施有多种方式,当前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两种。一种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通过对建筑物内中央空调、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运行状况监控,通过提高建筑物内环境参数的控制精度实现节能,比如提高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由于BAS主要作用是对建筑物内的几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节能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因此BAS主要针对单个设备评价其节能效果。对于业主来讲,建筑物是否节能主要是通过整个系统的节能效果来体现的,所以从单个设备的节能效果看,BAS确实是节能了,但从系统角度看,节能效果并不明显,这说明仅从单个设备而不是系统角度出发,很难实现建筑物的节能。
第二种措施是对建筑物内能耗大的设备实施节能改造,最常用的技术是采用变频技术。虽然变频技术的投资要比采用BAS要少,但其节能效果与采用BAS时遇到的效果相同,也是只能就单个设备评价其节能效果。
比如中央空调系统中组合空调器的节能控制,通常策略是提高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为了使室内温度稳定在26℃,当温度低于26℃时,减少冷风和冷水的流量,但是仅仅对局部进行节能控制能够节省的能源量相当有限,其他与该处配合的结构仍旧消耗原来的能源量,从而导致有大量能源遭到了浪费,不利于建筑的节能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通过人流计数模块对进入和离开环境的人数进行计算从而统计环境滞留人数从而计算环境内人体散发热量来判断人体散发热量对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并且通过管理中心服务器控制空调降低功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中心服务器、与管理中心服务器连接的能量管理服务器层以及与能量管理服务器层连接的能量检测控制层,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连接有热风回流模块以及人流计数模块,所述热风回流模块包括阀门管理服务器、用于与风机盘管换热的回流管一和回流管二,所述回流管一和回流管二上分别连接有阀门一和阀门二,且所述回流管一和回流管二上均设有抽气泵,所述阀门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耦接有阀门控制器一和阀门控制器二,所述阀门控制器一分别耦接阀门一以及位于回流管一上的抽气泵,所述阀门控制器二分别耦接阀门二以及位于回流管二上的抽气泵,所述人流计数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环境进口以及环境出口的两根红外光收发器以及与管理中心服务器耦接的计数管理服务器,两个所述红外光收发器分别耦接有计数器一和计数器二,所述计数器一和计数器二均与计数管理服务器耦接,所述计数管理服务器用于对计数器一和计数器二所统计人数进行加减得出环境内滞留人数,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得到计数管理服务器统计环境内滞留人数后传递信号至能量管理服务器层以控制能量检测控制层调节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金百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金百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沥青铺设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密封取料的防潮型粉体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