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建筑内加装的电梯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6211.9 | 申请日: | 202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斐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琪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13/14;B66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建筑 内加装 电梯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内加装的电梯及其安装方法。既有建筑内安装的电梯是由轿箱、牵引装置、轨道、控制系统、井道、电梯井道门、信号系统和障碍探测器等组成;井道是一种不设封闭墙的电梯运行的敞开式通道,设置在既有建筑楼梯平台所在的空间内;轨道是由二根相互平行的型钢制成,电梯紧贴其运行;井道门是设置于电梯井道穿过每层楼楼板处井道口上的,电梯通过该井道口时,自动打开这扇井道门,通过后自动关闭井道门。本发明能解决既有建筑在楼外区域没有空间加装电梯井道和增设电梯通道的困难,不改变既有建筑的结构,对低层住户不产生挡风挡光等影响,降低建设成本,安装快速,实现了对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全面关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内加装电梯,具体来说是一种对既有建筑物影响最小且安装工程量最小的一种电梯加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行动不便的人住在没有电梯楼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上下楼的问题,对该类人群的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的主要社会问题。目前的多层住宅、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等)属于多层建筑,多数没有安装电梯,对于行动不便人群来说就非常困难。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各大研究设计单位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方式,这些方法需要设置电梯井道、加装连通平台和通道,对既有建筑的影响较大,对底层住户有挡风挡光等不利影响,加装电梯对邻里关系的不利影响也较大,同时新建建筑的工程量较大,加装电梯的工程成本较高,还有较多既有建筑外侧因没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底层住户的坚决反对而导致无法加装电梯的局面出现。
针对现有的技术和专利检索,发现既有建筑室外加装一部电梯的成本高达60万元以上,对于三、四线城市,一套住房价值只5万~30万元,加装电梯的成本使他们无法承受得起。
因此,我们通过在既有建筑内楼梯的平台上开设电梯井道,来解决爬楼难题,既能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快速实现加装的愿望。帮助老人和残障人士能轻松上下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当前的既有建筑室外加装电梯存在成本高、对底层住户影响大等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既有建筑内安装的电梯是由轿箱、牵引装置、轨道、控制系统、井道、井道门、信号系统和障碍探测器等组成;该电梯是一种轨道导向的曳引式电梯或螺杆式电梯;电梯使用有线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220V或380V,功率大于2000W。
所述的井道呈敞开式,是不设封闭墙的;电梯井道设置在既有建筑内楼梯平台(入户平台或折返平台)所在的空间内,电梯停靠位置为既有建筑楼梯的平台;
所述的轨道是由二根相互平行的型钢制成,电梯紧贴其运行;轨道嵌入在楼梯平台加装电梯的侧墙内,轿厢一侧设置有卡环扣入轨道中,实现上下滑动运行。
所述的井道门是设置于电梯井道穿过每层楼楼板处的井道口上,电梯通过该井道口时,自动打开这扇井道门,通过后自动关闭井道门;
所述的控制装置上安装有电源开关、启动和停止按钮、楼梯层位按钮;
所述的障碍探测器是用于探测井道门处的人或物的情况,遇到障碍时自动停止电梯运行;
所述的信号系统是用于提醒楼梯内行人即将有电梯穿过平台,位于平台上的井道门即将打开。
所述的轿箱面积是按照既有建筑物楼梯平台的面积进行定制,应满足基本的载人与载物要求,并便于人和物出入电梯。
所述的电梯在每层楼的出入口位置在既有建筑楼梯的折返平台上,实现半层入户。
进一步,电梯在每层楼的出入口位置设置在既有建筑楼梯的进户平台上,实现平层入户。
所述的电梯底部设置底坑或不设置底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琪,未经王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