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角度可控功能的十二指肠切开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6263.6 | 申请日: | 202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2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伟;王俊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角度 可控 功能 十二指肠 切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角度可控功能的十二指肠切开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刀柄、调节导丝、吸药海绵、定位组件、绕丝盘和连接组件,所述手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刀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安装螺纹;本发明中,通过在外部安装有旋钮,旋钮一端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绕丝盘,绕丝盘上设置有丝槽,调节导丝缠绕在丝槽上,在对于刀柄进行角度控制时,直接转动外部的旋钮,旋钮会通过连接轴带动绕丝盘转动,完成对于调节导丝的收放处理,从而有效对于刀柄进行角度控制,摒弃了传统的提拉方式控制刀柄的角度,转动的绕丝盘具有更加均匀的收放调节导丝速率,使刀柄的角度调节更加稳定,不易出现调节角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角度可控功能的十二指肠切开刀。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不同的医疗器械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一种通过十二指肠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开口,用切开刀通过高频电发生器将乳头括约肌切开,使开口扩大后进行各种内镜下治疗的手术方法,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到切开刀。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1520854690.7)提拉式皱缩乳头切开刀,包括手柄、多腔管、切割丝、增强丝、锥形尖端、高频电机插头、导丝腔入口,所述高频电机插头以机械卡扣的方式装入所述手柄中,所述多腔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导丝腔入口设置在所述多腔管的近端,所述切割丝、增强丝分别设置在所述多腔管相应的通道内,所述切割丝尾端与所述手柄中高频电机插头连接,所述切割丝的有效切割部分从多腔管的远端侧壁伸出,所述切割丝的有效切割端与所述锥形尖端固定,所述多腔管的远端设置成一定的弧度,所述切割丝的有效切割部分与多腔管的远端形成弓形结构;在靠近所述锥形尖端的所述多腔管外侧板上一体设置至少两个倒钩式侧叶,在与所述倒钩式侧叶对应的多腔管侧壁上设置凹槽,各所述倒钩式侧叶与各所述凹槽配合,在所述锥形尖端向前运动时,各所述倒钩式侧叶置于所述凹槽内,该切开刀通过在切开刀前端加上倒钩式侧叶,从而能够在切开刀最前端插入乳头后,能够通过回拉乳头,从而达到提拉乳头的作用,使得其内胆胰管共管变直,容易插管成功。上述倒钩式叶片自由端的锯齿状处理,或者锐化出来,是为了方便在回拉乳头时,起到防滑作用,防止滑脱,使得切割刀能够顺利回拉乳头;而且侧页设置不能太厚,以保证其在稍用力后拉时能够变形,方便乳头插管失败时能够撤出切开刀;本切开刀结构合理,其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进一步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但该切开刀对于刀柄的控制依然采用的传统的提拉控制方法,由于提拉法是通过操作者手提拉丝对于刀柄进行控制,刀柄的转向角度根据施力与速率有关,并不稳定,同时该切开刀在内并未设置有任何可导药结构,无法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加药,功能性受到限制,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切开刀对于刀柄的控制依然采用的传统的提拉控制方法,由于提拉法是通过操作者手提拉丝对于刀柄进行控制,刀柄的转向角度根据施力与速率有关,并不稳定,同时传统的切开刀在内并未设置有任何可导药结构,无法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加药,功能性受到限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角度可控功能的十二指肠切开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角度可控功能的十二指肠切开刀,包括手柄、刀柄、调节导丝、吸药海绵、定位组件、绕丝盘和连接组件,所述手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刀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刀柄上螺纹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端具有连接套环的调节导丝,所述手柄的正面外壁上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开设有定位孔,转槽内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外转套与安装外套,手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拉环,所述安装外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刀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内窥镜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种类、多功能的热压铜螺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磁频谱可用频率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