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高位补偿的坦克驾驶员升降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7587.1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新;陈鑫;郭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高位 补偿 坦克 驾驶员 升降 | ||
一种带有高位补偿的坦克驾驶员升降椅,包括靠背组件、座垫骨架、滑杆、交叉式升降组件及锁止机构,所述座垫骨架为方形框架结构,且在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上一端一体成型有吊耳,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长滑道,且在长滑道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靠背组件固定安装在座垫骨架的吊耳一侧的螺栓孔处,且交叉式升降组件的两个第一交叉臂通过螺栓及螺母分别与两个吊耳连接,交叉式升降组件的两个第二交叉臂分别通过螺栓与滑杆两端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座垫骨架的长滑道一侧的横梁上。本发明可在满足座椅升高的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向前的位移。本发明的升降组件除了与滑杆连接处可以滑动,其他端部只能转动,结构更加稳定,适于恶劣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高位补偿的坦克驾驶员升降椅。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车辆座椅高度可以进行小幅度调节,只是用于由于驾驶员身高差异的调节。而坦克这样的装甲车辆驾驶员的身高往往差异不大,但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有时白天会需要在打开舱盖也就是驾驶员头部伸出驾驶舱的同时驾驶车辆,这就需要驾驶员的座椅可以进行大幅度的高度调节。并且普通的座椅进行小幅的垂直方向的升降,理论上也会影响驾驶员与脚踏板之间的距离,但由于总的垂直方向调节较小,所以导致的影响也不明显;但是当座椅高度大幅的提升时,会很明显地拉大驾驶员与脚踏板的距离,会出现驾驶员踩踏脚踏板困难甚至够不着的问题,严重影响正常驾驶。而且特种车辆由于经济性和其他作战部位的考虑,驾驶室一般空间狭小,环境恶劣,所以更加要求座椅简单可靠,维护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高位补偿的坦克驾驶员升降椅,解决现有大行程升降座椅使驾驶员踩踏板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高位补偿的坦克驾驶员升降椅,包括靠背组件、座垫骨架、滑杆、交叉式升降组件及锁止机构,所述座垫骨架为方形框架结构,且在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上一端一体成型有吊耳,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长滑道,且在长滑道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靠背组件固定安装在座垫骨架的吊耳一侧的螺栓孔处,且交叉式升降组件的两个第一交叉臂通过螺栓及螺母分别与两个吊耳连接,交叉式升降组件的两个第二交叉臂分别通过螺栓与滑杆两端连接,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座垫骨架的长滑道一侧的横梁上。
所述靠背组件包括头枕骨架、靠背骨架、靠背挡板、靠背侧板、连接板及连接杆,所述靠背骨架和靠背挡板焊接在两个靠背侧板内侧顶部,靠背挡板上焊接有头枕骨架,且靠背骨架的水平部分穿过头枕骨架上的通孔,两个靠背侧板内侧顶部之间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转动安装有紧挨靠背侧板设置的连接板,靠背组件通过其上的连接板及螺栓固定安装在座垫骨架上。
所述交叉式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交叉臂、第二交叉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底座,所述第一交叉臂与第二交叉臂交叉设置,且两者中部的滑道处通过螺栓及螺母连接,第一交叉臂和第二交叉臂一端通过螺栓及螺母与底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一交叉臂中上部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两个第二交叉臂中上部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阻力簧,两个第一交叉臂另一端通过分别螺栓与座垫骨架上的两个吊耳连接,两个第二交叉臂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滑杆两端连接。
所述锁止机构分为机械锁止机构和电动锁止机构,所述机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机构箱体盖、挡块、复位弹簧及锁止机构箱体,所述锁止机构箱体内腔底部设置的四个凸起上分别套装有复位弹簧,挡块安装于锁止机构箱体内,且底端抵在复位弹簧上,挡块上的手柄位于锁止机构箱体一侧的侧板的豁口处,挡块上的限位块位于锁止机构箱体另一侧的侧板豁口处,挡块上方锁止机构箱体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锁止机构箱体盖;所述电动锁止机构包括齿条、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齿轮、电机及控制按钮;所述电机安装于座垫骨架的长滑道一侧的横梁上,且电机输出轴末端设置有齿轮,齿轮穿过横梁上的通孔且其下方设置有与之啮合的齿条,齿条固接在滑杆的端部,控制器、光敏传感器、控制按钮和电机均在同一水平位置布置,控制器紧贴座垫骨架的内侧边缘;光敏传感器和控制按钮均在座垫骨架外侧布置,分别处于电机的两侧,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光敏传感器、控制按钮及电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7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