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7676.6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花子;东田启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5K1/18;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以及 具备 路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频带中提高自谐振频率的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线圈部件(1)具备:鼓型芯(10),其具有凸缘部(11、12)和卷芯部(13);绕线(W),其卷绕于卷芯部(13);导电板(21),其经由电介质板(31)而与绕线(W)重叠;端子电极(E1),其设置于凸缘部(11)且与绕线(W)的一端连接;端子电极(E2),其设置于凸缘部(12)且与绕线(W)的另一端连接;以及端子电极(E3),其设置于凸缘部(11)且与导电板(21)连接。通过该结构,在绕线(W)与导电板(21)之间附加电容成分,因此,绕线(W)的匝之间的电容成分(线间电容)表观上减少。由此,能够在宽的频带中提高自谐振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特别是涉及在鼓型芯卷绕绕线而成的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作为在鼓型芯卷绕绕线而成的线圈部件,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以成为3层构造的方式将绕线卷绕于卷芯部,并且通过各卷绕层中的绕线的匝数来调整自谐振频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2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能够降低自谐振频率,但是难以提高自谐振频率。此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在超过1GHz的频带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频带中提高自谐振频率的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芯,其具有卷芯部、位于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以及位于卷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绕线,其卷绕于卷芯部;第一导电性部件,其经由电介质而与绕线重叠;第一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一凸缘部且与绕线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二凸缘部且与绕线的另一端连接;以及第三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一凸缘部且与第一导电性部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绕线与第一导电性部件之间附加电容成分,所以绕线的匝之间的电容成分(线间电容)表观上减少。由此,能够在宽的频带中提高自谐振频率。
在本发明中,第一导电性部件也可以位于卷芯部与绕线之间。由此,能够防止第一导电性部件的脱落。或者,绕线也可以位于卷芯部与第一导电性部件之间。由此,绕线与第一导电性部件的距离的调整变得容易。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线圈部件还具备:第二导电性部件,其经由电介质而与绕线重叠;以及第四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二凸缘部且与第二导电性部件连接,第一导电性部件和第二导电性部件相互绝缘。由此,绕线与第二导电性部件之间的电容成分也被附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谐振频率。而且,由于第一导电性部件和第二导电性部件相互绝缘,因此不会产生因第一以及第二导电性部件作为线圈发挥功能而导致的电感的降低。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其具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焊盘图案;以及线圈部件,其具有上述的特征,线圈部件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端子电极分别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焊盘图案连接的方式搭载于基板,对第三焊盘图案赋予接地电位。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导电性部件在绕线与接地之间附加电容成分,因此,线间电容在表观上减少,能够提高线圈部件的自谐振频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频带中提高自谐振频率的线圈部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搭载有线圈部件1的基板5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线圈部件1的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7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马桶座铰链的紧固组件
- 下一篇:用于电池的热管理多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