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7880.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林斯香;黄海霞;龚威;史法涛;周喆;时越;藏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2C19/18 | 分类号: | B02C19/18;B02C19/06;B02C23/12;B02C23/14;B03C1/30;B0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破碎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工作箱(1)、微波装置、自激振荡空化水射流装置、分离回收系统和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a)所述工作箱(1)内固定设置有可活动钢板(15);所述可活动钢板(15)上成对装设有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至少设置有1对;当电动推杆(14)的伸出或收缩长度不一样时,可以驱动托盘(13)左右倾斜转动,进而倾倒已经被破碎的混凝土;
(b)所述微波装置包括微波炉(2)、波导(4)和喇叭天线(5);微波炉(2)与波导(4)一端连接,波导(4)的另一端与喇叭天线(5)连接,微波炉(2)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4)和喇叭天线(5)对托盘(13)内的混凝土块物料进行辐射破碎;
(c)所述自激振荡空化水射流装置包括水箱(8)、高压水泵(7)、高压胶管(6)和喷嘴(3);高压水泵(7)一端连接水箱,另一端连接高压胶管(6),高压胶管(6)的另一端连接喷嘴(3);所述喷嘴(3)设置在摆动中心(12)上,摆动中心(12)固定设置在工作箱(1);所述喷嘴(3)与摆动中心(12)通过球铰连接,以使喷嘴(3)可绕摆动中心(12)摆动;所述喷嘴(3)设置在工作箱(1)的四周及顶部内侧面上;喷嘴(3)产生的自激振荡空化水射流对微波辐射后混凝土块料进行再次破碎;
(d)所述分离回收系统包括钢筋滑料板(20)、振动筛板(22)、粗骨料出料网(23)和细骨料出料网(24),所述钢筋滑料板(20)置于工作箱(1)的侧面,所述振动筛板(22)置于可活动钢板(15)的下方,振动筛板(22)对破碎完成后的骨料进行振荡筛选分离,所述粗骨料出料网(23)置于振动筛板(22)的下方,可分离得到粗骨料,所述细骨料出料网(24)置于粗骨料出料网(23)的下方,可分离得到细骨料;所述振动筛板(22)、粗骨料出料网(23)和细骨料出料网(24)均成相同方向的倾斜布置,且均可在外力驱动下实现震动,以便于物料分离;
(e)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26)、电机(18)、循环管(19)和混凝土块收集斗(25);所述螺旋输送机(26)固定倾斜设置于工作箱(1)外侧壁,螺旋输送机(26)底端进料口处连接有混凝土块收集斗(25),混凝土块收集斗(25)通过螺旋输送机(26)连接循环管(19);所述循环系统与微波装置、自激振荡空化水射流装置、分离回收系统通过与工作箱(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2)的辐射功率不小于3KW,每次破碎混凝土时的辐射时间不少于3min;所述喷嘴(3)为二谐振腔式喷嘴,喷嘴的第一谐振腔(3-2)和第二谐振腔(3-3)均为球形谐振腔,第二谐振腔(3-3)连接2个喷口(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回收系统还包括磁吸装置(16)和出料槽(21);所述磁吸装置(16)置于钢筋滑料板(20)的上方;所述出料槽(21)设置于钢筋滑料板(20)左端;振动筛板(22),粗骨料出料网(23)以及细骨料出料网(24)的较低的一端也均设置有出料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装置(16)为柱状,截面呈圆形;所述振动筛板(22)中筛网的孔径要大于粗骨料出料网(23)中筛网的孔径,粗骨料出料网(23)中筛网的孔径要大于细骨料出料网(24)中筛网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顶部侧边还设置有进料箱(9),进料箱(9)可拆卸地连接在工作箱(1)的顶部,进料箱(9)中有可活动的插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在设置有进料箱(9)的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三角挡板(11),三角挡板(11)位于进料箱(9)下方,所述工作箱(1)内还设置有出水漏斗(17),出水漏斗(17)位于细骨料出料网(24)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78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