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9201.0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胡静远;刘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10/75;G06V10/764;G06K7/10;G06V10/82;G06N3/0464;G06N3/08;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分析 非机动车 智能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对违停区域内的环境进行监控;
步骤S2、通过前端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视频中违停的车辆的画面帧数达到预先设定的阈 值,初步判定为违停,将前端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通过通信传输设备上传至中央控制管理系统;
步骤S3、中央控制管理系统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比对分类,再根据非机动车辆的分类类别分别进行图像特征的采集和匹配采样;
步骤S4、将非机动车根据分类以及匹配分析的违章问题再一次归类,并通过与预先设定的违章类别进行匹配,根据违章类别和非机动车类型的分类与后端执行设备以及后端接收存储系统进行对接驱动;
步骤S5、通过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与通信传输设备的相互配合与前端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实时信息交互;
步骤S5中,通过前端信息采集设备的前端摄像头实现视频采集,通过前端信息采集设备的前端语音交互设备实现语音交互,通过RFID频扫读写机构识别监测RFID标签,由于非机动车中包括电瓶车和自行车;违停监测时将违停的车辆的画面与违停特征比对,确定违停后,通过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后端执行设备传送操作信息联系对应的处理部门,对应的处理部门派出人员对需要转移处理的非机动车进行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转移的非机动车辆,可以在非机动车辆上贴上经过对应的违停区域的RFID频扫读写机构识别的RFID标签,RFID标签用于违章管理和车辆认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非机动车辆的是否需要转移的条件包括违停区域内的违停车辆数量达到预先设定的数量阈 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非机动车辆的是否需要转移的条件包括违停区域内的违停车辆违停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阈 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的系统模块包括前端信息采集设备,与所述前端信息采集设备交互连接的通信传输设备,以及与所述通信传输设备交互连接的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前端信息采集设备中包括用于视频监测的前端摄像头,以及用于实现语音交互的前端语音交互设备、以及用于识别监测RFID标签的RFID频扫读写机构;所述中央控制管理系统还连接有后端执行设备和后端接收存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非机动车违停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接收存储系统内设置有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2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