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9601.1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典琛;朱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抗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包括桥面、阻尼缓震器组、桥面支撑体和底座,桥面支撑体设于底座上,阻尼缓震器组设于桥面和桥面支撑体之间,阻尼缓震器组包括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倾斜设置,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上设有加固杆一和加固杆二,加固杆一和加固杆二上端设于桥面底壁上,加固杆一、桥面支撑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钢筋混凝土板层、抗震层和下钢筋混凝土板层,抗震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纵向和横向双重阻尼耗能作用,且对低速荷载与高速荷载都有良好抗震效果的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公路桥梁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后将严重阻隔通往受灾地区的生命线,影响救灾的及时性,给救灾及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桥梁建设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其分布面广,公共性强,适用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前提条件。我国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桥梁的抗震性能就成为桥梁设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桥梁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结构三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面支撑体和桥面,地震发生时,由于地面产生的强烈加速度,公路桥梁支架系统主要承受横向以及侧向的水平力,为了抵抗水平力,必须设置对应的抗震结构,用于缓冲水平力。
除此之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公路桥梁往往需要同时考虑低速荷载与高速荷载的抗震。特别是高烈度区的铁路连续公路桥梁,行车制动与地震荷载都容易造成结构破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低速荷载与高速荷载都有抗震需求的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纵向和横向双重阻尼耗能作用,且对低速荷载与高速荷载都有良好抗震效果的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包括桥面、阻尼缓震器组、桥面支撑体和底座,所述桥面支撑体设于底座上,所述阻尼缓震器组设于桥面和桥面支撑体之间,所述阻尼缓震器组包括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所述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倾斜设置,所述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与桥面支撑体呈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阻尼缓震器一和阻尼缓震器二上设有加固杆一和加固杆二,所述加固杆一和加固杆二上端设于桥面底壁上,所述加固杆一和加固杆二对称设置,所述加固杆一、阻尼缓震器一和桥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桥面支撑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钢筋混凝土板层、抗震层和下钢筋混凝土板层,所述上钢筋混凝土板层由若干组钢筋混凝土板拼接而成,所述上钢筋混凝土板层的下表面存在高度差,所述下钢筋混凝土板层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所述抗震层设于上钢筋混凝土板层和下钢筋混凝土板层之间,所述抗震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种结构设置,利用抗震层与上钢筋混凝土板层和下钢筋混凝土板层之间材质的差异引起的摩擦力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凹凸不平的表面而引起的板层之间本身的剪切力来抵抗地震移动载荷,提高了桥面支撑体的抗震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弧形缓冲件,所述弧形缓冲件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设于侧板上方,所述顶板设于桥面支撑体底壁下方,所述侧板设于底座上端且沿底座上表面向两侧延伸,当弧形缓冲件受到桥面支撑体施加的力时,通过侧板均匀分散至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端呈倒圆台结构设置,可以增加底座与桥面支撑体之间的支撑面积,提高底座对桥面支撑体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沿桥面支撑体底壁均匀设有若干组,相邻两组底座之间设有槽钢,所述槽钢两端对称设有固定侧壁,所述固定侧壁上设有抗震弹性件,所述抗震弹性件自由端设有抗震球,所述抗震球上端设有抗震杆,所述抗震杆上端设于桥面支撑体底壁下方,当桥面支撑体受到压力时,通过抗震杆挤压抗震球沿槽钢向两侧挤压抗震弹性件,抗震弹性件发生形变,从而提高抗震效果,另外固定侧壁增加了与底座之间的焊接面,从而能够增加槽钢的荷载力,提高抗震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