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0090.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沃;闵相竣;刘庚晧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G02B27/64;G02B7/09;G03B13/3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摄像头 模块 光学 | ||
提出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包括用于自动聚焦的第一透镜驱动单元和用于手抖校正的第二透镜驱动单元,该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基部;固持器部件,所述固持器部件安装有磁体并且位于所述基部的上侧且与所述基部间隔开预定距离;多个支撑部件,所述多个支撑部件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基部弹性地支撑所述固持器部件;上限位器,所述上限位器在所述固持器部件的上表面上突出地形成;以及下限位器,所述下限位器在所述固持器部件的下表面上突出地形成,所述上限位器和所述下限位器用于在产生冲击时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固持器部件之间形成冲击点。
本案是分案申请,其母案为于2016年1月28日提交的题为“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装置”的申请号为201610060332.8的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模块以及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关于本发明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并不一定为现有技术。
伴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和无线互联网服务的商业化,消费者对于移动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种类型的额外设备被附接至移动终端。
在各种类型的附加设备中,摄像头模块是一种典型的装置,其能够通过拍摄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并将拍得的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储存成图像数据,根据需要编辑和传输静态图像或动态画面。近来,正在研发具有手抖校正功能的摄像头模块,其能够针对使用者手握移动电话时的手抖校正从图像传感器所获图像抖动的现象。
同时,当具有手抖校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受到外部冲击时,固持透镜的固持器部件会与盖部件或基部相撞。透镜驱动装置受到的冲击一般是非对称的(例如坠落),所受到的冲击会集中在某个角落或侧面上,从而固持器部件会使支撑固持器部件的支撑部件发生变形同时固持器的移动超过设计值。但问题在于,当支撑部件变形时,很难恰当实施手抖校正控制,光学系统不能在光轴上正常地对准,从而不利于获得准确的图像。另一个问题是,当执行手抖校正功能的线圈单元与磁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无法恰当地操作手抖校正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主要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在结构上改善以在即使受外部冲击时也能最小化在支撑部件上产生的变形。
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在结构上改善以在即使受到外部冲击时也能维护可靠性,并且,其通过改善易组装性(assemblability),将总是在预定位置安装有线圈单元的电路板安装到基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方面中,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用于自动聚焦(auto focusing)的第一透镜驱动单元以及用于手抖校正(handshakecorrection)的第二透镜驱动单元,该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基部;固持器部件,所述固持器部件安装有磁体并且通过与所述基部间隔开预定距离而位于所述基部的上侧;多个支撑部件,所述多个支撑部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基部弹性地支撑所述固持器部件;上限位器,所述上限位器在所述固持器部件的上表面上突出地形成;以及下限位器,所述下限位器在所述固持器部件的下表面上突出地形成,以在发生冲击时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固持器部件之间形成冲击点(shock point)。
优选但并非必须地,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另外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在与所述磁体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布置有图案线圈单元,所述电路板可以包括形成有FPCB(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电路板以及包括形成有FP(精细图案)线圈的图案线圈单元的第二电路板。
优选但并非必须地,在所述下限位器与所述基部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或小于在所述图案线圈单元与所述磁体之间的气隙。
优选但并非必须,在所述下限位器与所述基部之间形成的冲击点可以包括减振器,所述缓冲器包括泡棉(Poron)和减振器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但并非必须地,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另外包括至少一个外限位器,所述至少一个外限位器在所述固持器部件的上角落部分突出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