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应力塑料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0665.3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如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92;B29C48/80;B29C48/885;B29C37/00;B01D33/073;C08L2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杨月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塑料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耐应力塑料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混合:乙烯己烯共聚聚乙烯树脂99.50~99.70份
抗氧剂0.12~0.35份
辅助抗氧剂0.03~0.15份
脱模剂0.02~0.06份混合
b、混炼:将a中的混料加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
c、冷却:将b中的挤出的混合料通往冷却槽内进行冷却;
d、切粒:将c中的混料进行切粒处理,得到成品;
其中,c中的冷却槽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两端壁上的料口(2)、设于所述主体(1)内的冷却腔(3)、设于所述冷却腔(3)内的多组传递辊(4)、设于所述传递辊(4)上的传递弹簧(41)、设于所述冷却腔(3)底部的导流筒(5)、设于所述导流筒(5)内的导流装置(6)、设于所述主体(1)内的烘干腔(7)、设于所述烘干腔(7)上的风机(71)、设于所述烘干腔(7)内的烘干装置(8);所述烘干装置(8)包括设于所述烘干腔(7)内的旋转轮(81)、设于所述旋转轮(81)上的第一收集带(82)、设于所述第一收集带(82)上的收集弹簧(88)、设于所述收集弹簧(88)上的第二收集带(83)、设于所述主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机(84)、设于所述烘干腔(7)内壁上的驱动筒(85)、设于驱动筒(85)上的刮板(86)、设于所述刮板(86)上的开口(87)、设于所述驱动筒(85)内的除水机构(10);在混料冷却后进入到烘干腔(7)内,启动第二电机(84)使第一收集带(82)开始在混料下方移动;然后启动风机(71),对在移动的混料进行吹风烘干;此时在风的吹动下,将混料上的水以及杂物吹到第二收集带(83)表面;然后在除水机构(10)的作用下将第二收集带(83)上的脏水刮除;所述除水机构(10)包括设于所述刮板(86 )内的单向板(101)、设于所述单向板(101)内的单向扭簧(102)、设于所述刮板(86)内的除料口(103)、设于所述除料口(103)下壁上的栅板(104)、设于所述栅板(104)上的栅板扭簧(105)、设于所述驱动筒(85)内的活塞(106)、设于所述活塞(106)上的活塞弹簧(107)、设于所述活塞(106)上的第一限位绳(108)、设于所述烘干腔(7)侧壁上的驱动辊(109)、设于所述驱动辊(109)上的驱动组件(20);当第二电机(84)启动后,开始联动驱动组件(20)开始启动,然后驱动活塞(106)开始往复移动;然后驱动筒(85)内开始产生吸力,从而打开单向板(101)向下翻转;将刮在刮板(86)上的杂质和水吸到栅板(104)上,当活塞(106)移动一个行程后在驱动组件(20)的作用下使驱动筒(85)内产生气压;然后单向扭簧(102)使单向板(101)复位,进一步的栅板(104)向上翻转,与除料口(103)对接,从而通过气压将栅板(104)上的杂质吹到烘干腔(7)内;驱动组件(20)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辊(109)上的同步带(201)、设于所述驱动辊(109)上的移动辊(202)、设于所述移动辊(202)上的收线辊(203)、设于所述收线辊(203)上的拉紧绳(204)、设于所述烘干腔(7)内壁上的移动块(205)、设于所述移动块(205)上的移动弹簧(206)、设于所述移动块(205)上的连接绳(207)、设于所述移动块(205)上的驱动绳(208)、设于所述驱动辊(109)内壁上的两个相嵌槽(209)、设于所述移动辊(202)上的相嵌块(210)、设于所述驱动辊(109)表面的齿槽(211)、设于所述移动辊(202)上的相嵌齿(212);第二电机(84)启动后,通过同步带(201)的带动下使驱动辊(109)开始旋转,此时齿槽(211)和相嵌齿(212)啮合带动移动辊(202)旋转;进一步的拉紧绳(204)开始慢慢在收线辊(203)上收线,同时拉动活塞(106)开始在驱动筒(85)内移动;当活塞(106)移动一个行程后,第一限位绳(108)拉动活塞(106);然后拉动活塞(106)使齿槽(211)和相嵌齿(212)分离,在活塞弹簧(107)的作用下,活塞(106)复位;同理,活塞移动一个行程后,在驱动绳(208)的拉动下拉动移动辊(202)移动;此时齿槽(211)和相嵌齿(212)啮合,至此驱动辊(109)开始带动收线辊(203)旋转开始收线;如此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6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