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0908.3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晶晶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混凝土 多点 韧性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包括装置固定架、夹持板、清理板、打磨盘和韧性试验辊,所述装置固定架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和支撑柱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衔接板,且衔接板上栓接有牵扯线,所述牵扯线缠绕在固定线圈上,且固定线圈焊接固定在单向螺纹杆上。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设置有打磨盘,两侧的固定板向外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形齿轮在轮齿板上向外进行啮合转动,此时通过固定轴能够带动打磨盘对混凝土的待检测部位进行自动打磨平整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后续试验工作的稳定和便捷,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尽管这一材料的使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在材料性能上,还是在施工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同时由于现代技术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组分增加所带来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技术的现代化,使得它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技术,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需要结合使用韧性试验装置对混凝土的韧性进行试验工作,保证后续研究工作的稳定。
而现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韧性试验装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例如公开号为CN102507351A的一种混凝土材料抗冲击韧性的测试评价装置,其结合使用凸轮和钢球对混凝土进行撞击试验,通过计算撞击次数进行计算和试验,但其不能够对混凝土进行稳定的自限位工作,进而不能够保证后续试验工作的稳定和便捷;
二、常规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韧性试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混凝土的待检测部位进行自动清理和平整工作,混凝土的待检测部位不平整会对后续试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常规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韧性试验装置在工作过程后,底部会残留大量灰尘和杂质,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清除,而常规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韧性试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底部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自动清除工作,工作效率低。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韧性试验装置不能够对混凝土进行稳定的自限位工作,以及不能够对混凝土的待检测部位进行自动清理和平整工作,并且不能够对底部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自动清除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多点韧性试验装置,包括装置固定架、夹持板、清理板、打磨盘和韧性试验辊,所述装置固定架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和支撑柱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托架,且托架上栓接有连接线,所述托架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衔接板,且衔接板上栓接有牵扯线,所述牵扯线缠绕在固定线圈上,且固定线圈焊接固定在单向螺纹杆上,所述单向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装置固定架内,且单向螺纹杆上活动连接有清理板,并且清理板限位滑动连接在装置固定架内,所述装置固定架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框,且限位框内焊接固定有涡卷弹簧,并且涡卷弹簧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单向螺纹杆上,所述装置固定架的顶端螺栓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上螺栓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活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限位滑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滑动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上活动连接有推动杆,且推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滑动板上焊接固定有韧性试验辊;
所述连接线滑动连接在导向轮上,且导向轮螺钉安装在固定框内,所述连接线的顶端栓接有夹持板,且夹持板限位滑动连接在固定框内,并且固定框内设置有混凝土本体,所述夹持板上螺钉连接有橡胶杆,且橡胶杆的底端螺钉连接在固定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0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