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天线及其选频移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1542.1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潮生;段红彬;薛锋章;刘培涛;肖飞;洪声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利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3 | 代理人: | 王增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及其 选频移相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频天线及其选频移相装置,所述选频移相装置通过切换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柱状齿轮的两个位置的状态,柱状齿轮在第一位置仅啮合所述的第一连动齿轮,以移动所述联动盒及其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至目标调相控制件相应的轴向位置。柱状齿轮在第二位置同时啮合所述第一连动齿轮和第二连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第一位置时确定的轴向位置处原地转动,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该轴向位置对应的目标调相控制件,完成该目标调相控制件的移相工作。通过切换控制机构切换柱状齿轮所处位置状态,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实现对多个调相控制件相对应的天线频段信号的稳定移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频天线及其选频移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站点的网络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不同站点之间甚至相同站点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小,即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扰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调整站上天线波束下倾角的方式来实现。
在调整波束下倾角的两种方式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中,电子下倾优势明显,是当前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电下倾角的控制主要分内置和外置两大类,其中内置控制又是当前和未来的主流。
但是,传统的传动装置中用来驱动移相器的电机仍然与移相器的传动机构一一对应,电机数量没有减少,且控制模块中驱动电路与电机数一样没有减少。如天线的频段继续增加,会使得传动系统结构更加复杂且笨重,影响多频天线的可靠性。
申请人曾针对以上问题实践相关技术方案,但相关在稳定控制和简单操作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特别是针对以一控多的情况,相关结构的改进空间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控制稳定、操作简单的选频移相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天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选频移相装置,包括切换控制机构和至少两个选频调相单元,每个选频调相单元包括移相传动机构和由其择一传动的多个调相控制件,
每个移相传动机构包括架设在支架上的传动螺杆和具有多边形截面的传动轴,该传动螺杆的驱动端固设第一连动齿轮,由一联动盒内装可滑行套设所述传动轴的从动齿轮和与其相啮合且与所述传动螺杆相螺设的主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驱动端固设第二连动齿轮;
所述切换控制机构包括柱状齿轮、直行机构以及周转机构,所述柱状齿轮在其轴孔两端设有用于与第二连动齿轮相配合的啮合齿,其柱面上的柱状齿用于与第一连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直行机构用于控制一个装设所述柱状齿轮的盒体直线运行,以带动所述柱状齿轮在与各个第二连动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之间运行,在其行程中,对应每个移相传动机构,柱状齿轮在第一位置仅啮合所述的第一连动齿轮,在第二位置同时啮合所述第一连动齿轮和第二连动齿轮;
所述周转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的柱状齿轮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直行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部、所述装设柱状齿轮的盒体以及传动轮轴,所述盒体设有平行于柱状齿轮轴向的直排齿,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传动轮轴一端以齿轮副相啮合传动,所述传动轮轴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直排齿相啮合的被动柱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周转机构包括第二控制部与复合齿轮,复合齿轮包括用于与所述柱状齿轮的柱状齿相啮合的大齿轮和在大齿轮一面形成的伞齿轮,第二控制部也设有伞齿轮与复合齿轮中的伞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移相传动机构中,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连动齿轮相对向的面上设有止挡块,用于与设置在传动螺杆的螺纹起始位置处的限位口相配合实现螺杆螺母传动机构在直线行程方向上的限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