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1559.7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兴国;唐世荣;关佳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E01B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14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磁悬浮 轨道 梁后浇段 施工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包括上支撑板、设置在上支撑板下方的下支撑板和若干个可拆卸设置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上支撑板、支撑结构与下支撑板分别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具有结构强度高、受力均匀、抗压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对轨道梁形成稳定可靠的支撑,并且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使用支撑结构安装形成三角形结构,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并减轻底模本身的重量而使得底模方便移动、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轨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轨道梁支撑底模采用定制型钢模板或者自制拼凑木模版,这种模板支撑方式有以下几个不足:1、定制钢模造价高,经济性差。2、当底模结构尺寸多样时,需要定制多种型号钢模,模板种类型号多,造价高。3、自制拼凑木模版外观差,重复利用率低,费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用于对磁悬浮轨道梁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并且提高重复使用率,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包括上支撑板、设置在上支撑板下方的下支撑板和若干个可拆卸设置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上支撑板、支撑结构与下支撑板分别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支撑结构呈Z型首尾相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支撑结构的端部榫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上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垫石支座的凹槽。
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具有结构强度高、受力均匀、抗压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对轨道梁形成稳定可靠的支撑,并且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使用支撑结构安装形成三角形结构,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并减轻底模本身的重量而使得底模方便移动、运输,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其中1-轨道梁,2-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4-支撑结构,5-凹槽,6-垫石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磁悬浮轨道梁后浇段施工的支撑底模,包括上支撑板2、设置在上支撑板2下方的下支撑板3和若干个可拆卸设置在上支撑板2与下支撑板3的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与上支撑板2、支撑结构4与下支撑板3分别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
本方案利用上支撑板2承接轨道梁1,由于支撑结构4与上支撑板2、支撑结构4与下支撑板3分别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能够增强底模整体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底模本身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防止底模受到轨道梁1的压力而损坏。支撑结构4形成的三角形结构能够使上支撑板2与下支撑板3形成多个受力的支点,从而有利于使底模均匀受力,避免上支撑板2变形而影响轨道梁1的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结构4按列排布,并在上支撑板2与下支撑板3之间设置多列,每一列支撑结构4等间距均匀分布,以此保证底模各处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保持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结构4与支撑结构4呈Z型首尾相接。以此使得支撑结构4与上支撑板2、支撑结构4与下支撑板3能够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