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子母篮滚筒及工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1968.7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危勇军;董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20 | 分类号: | C25D17/20;C23C22/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母 滚筒 工件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子母篮滚筒及工件处理系统,子母篮滚筒包括基体和至少一个子滚筒。子滚筒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基体上的筒本体,筒本体上设有适于容纳待处理工件的容纳空间;待处理工件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子滚筒的内壁面接触。由于子母篮滚筒设有子滚筒,待处理工件依次按照同样的排布方式放置于子滚筒的容纳空间内。静止状态,待处理工件的底部外周壁与子滚筒的底部内壁面接触,各个待处理工件按序排布,不会相互堆积挤压在滚筒底部;待处理工件跟随子滚筒转动过程中,也不会成堆从滚筒顶部翻滚落至滚筒底部导致工件之间相互碰撞和挤压变形,对于厚度较薄的片状工件,能够有效防止工件变形,提高工件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母篮滚筒及工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件加工好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电镀、磷化等表面处理,以在工件表面形成金属层或者磷化膜,以达到防护工件表面和其他功能的目的。传统电镀或磷化方式一般将批量的工件放入六角滚筒中进行电镀或磷化。六角滚筒包括筒本体和可活动地设于筒本体上的盖板,筒本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孔眼,将批量的工件放入筒本体中再盖上盖板,将六角滚筒置于电镀液或磷化药水中,驱动机构驱动六角滚筒旋转,六角滚筒旋转过程中带动其内部的工件翻转,工件通过孔眼与电镀液或者磷化药水充分接触完成电镀或磷化。
上述的六角滚筒,其内腔容积大,工件放入滚筒后堆积在滚筒底部。滚筒带动工件翻滚时,成堆工件先跟随滚筒转动至滚筒顶部,再从滚筒顶部落下,滚筒内腔高度较高,成堆工件降落高度高。对于厚度较薄的片状工件,例如,密封圈等,由于工件较薄、强度较低,成堆工件在翻滚降落过程中容易相互挤压变形,导致工件不良率增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六角滚筒对厚度较薄的片状工件进行电镀或者磷化,容易导致工件相互挤压变形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子母篮滚筒,包括
基体;
至少一个子滚筒,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体上的筒本体,所述筒本体上设有适于容纳待处理工件的容纳空间;所述待处理工件的横截面与所述筒本体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的转轴方向相交,且所述待处理工件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所述子滚筒的内壁面接触。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待处理工件的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筒本体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的转轴方向。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筒本体包括设有安装口的主体部,和可活动地封盖于所述安装口上的门盖;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门盖共同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主体部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具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第一连接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门盖包括两个第二侧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具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二侧板的周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侧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侧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围成所述容纳空间,待处理工件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接触。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第二侧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第二侧板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同一个圆周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容纳空间呈圆筒状。
可选地,上述的子母篮滚筒,所述子滚筒还包括适于将所述门盖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固定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料的太赫兹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选择性自噬受体小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