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3160.2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有为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4;B65D81/18;B65D81/24;B65D81/07;B65D85/50;B65D51/24;A0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底壁螺纹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内侧底壁螺纹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自身的内部,然后通过输气管将空气输送到冷凝器的内部进行冷却,然后通过排气管输送到箱体的内部,从而对箱体内部进行降温,从而保证生物样品始终处于理想的温度下进行保温,避免了样品发生死亡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箱体内部的温度达标时,温度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控制空气压缩机与冷凝器停止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传统的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箱保温材料主要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储存时间在48h左右。也仅能满足短时间的运输,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尤其在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不同区域的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援助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医疗冷链运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的国内经典的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制品的运输主要利用车辆上进行保存运输;这种方式运输的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制品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长期偏离生物样本、生物疫苗、血液、骨髓等制品所需的保存温度,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威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二、现有的医疗冷链运输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震动,从而容易造成其内部的生物样品的损坏,为此,提出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冷链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底壁螺纹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内侧底壁螺纹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插入于壳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于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冷凝器的输入端,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贯穿于壳体的内侧顶壁且插入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外壁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导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空气压缩机的信号输入端和冷凝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导线信号连接,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槽的一端焊接于滑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壁与第一连接板的外侧壁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块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部安装有GPS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有为,未经冯有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辅助行走外骨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TEP安全排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