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区域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3667.8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黎黎;曹德华;周显平;冯荣;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9/22;H04L45/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甄伟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区 通信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区域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实现于公有网络和专有网络,所述公有网络中包括公网节点,所述专有网络中包括专网节点。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专有网络获取由目标区域的目标专网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报文,所述第一通信报文中包括报头信息和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由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公网节点发出;获取第二通信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数据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从所述报头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基于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通过所述专有网络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公网节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跨区域通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技术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区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通信场景中,比如跨区域的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互联网通信场景,通常是通过公共网络进行通信。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流量全程走在公网线路上,当出现通信设备的通信出口故障、国际海缆故障、网络拥塞等问题时,无法有效保证网络质量,且无法控制走在公网上的路径是最优路径,延时质量也不可控。基于此,如何提高跨区域通信的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区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跨区域通信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区域通信方法,实现于公有网络和专有网络,所述公有网络中包括公网节点,所述专有网络中包括专网节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专有网络获取由目标区域的目标专网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报文,所述第一通信报文中包括报头信息和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由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公网节点发出;获取第二通信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数据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从所述报头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基于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通过所述专有网络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公网节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区域通信装置,实现于公有网络和专有网络,所述公有网络中包括公网节点,所述专有网络中包括专网节点,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被用于通过所述专有网络获取由目标区域的目标专网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报文,所述第一通信报文中包括报头信息和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由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公网节点发出;第二获取单元,被用于获取第二通信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数据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通信数据;确定单元,被用于从所述报头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第一发送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通过所述专有网络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公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被用于在通过所述专有网络获取由目标区域的目标专网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报文之前,获取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在所述公有网络中的IP地址;第二发送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在所述公有网络中的IP地址,通过所述公有网络向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发送首包通信数据,所述首包通信数据为在历史上向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条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被用于在通过所述专有网络获取由目标区域的目标专网节点转发的第一通信报文之前,获取预先定义的预定义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第三发送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预定义专网节点在所述专有网络中的IP地址,通过所述专有网络向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发送首包通信数据,所述首包通信数据为在历史上向所述目标公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条通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