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锌浸渍后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3852.7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贺莉;王永超;刘庆玉;冉毅;梅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01/3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锌 浸渍 水稻 秸秆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锌浸渍后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自然风干的水稻秸秆经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制备得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在ZnCl2溶液中浸渍并搅拌,过滤后在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粉碎后过筛;将上述原料置于陶瓷坩埚中在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热解;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制备得到氯化锌浸渍后的水稻秸秆生物炭。本发明利用氯化锌浸渍水稻秸秆制备成的生物炭吸附材料,能够快速高效的实现水体中氯霉素的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的去除试剂的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氯 化锌浸渍后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人类和动物用于治疗与感染相关疾病的强效药物,但人类医学 和动物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环境中抗生素含量激增。 氯霉素是一种典型的光谱抗生素,造价低廉且技术工艺完善,是第三世界国 家的首选药物。氯霉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却可引起遗传毒性和其他副作用, 如再生障碍性粒细胞缺乏症、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 和人类身体健康。人类和动物服用氯霉素后,高达90%的非代谢性抗生素通 过尿液和粪便排入污水,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饮用水受到污染,因此在排放污水前降低氯霉素浓度尤为重要。
2017年中国水稻秸秆资源量为19.1亿吨,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 22.81%,是中国农作物秸秆的重要来源。水稻秸秆资源量丰富,且有机质含 量高达80%~90%,为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 秸秆资源量大,密度小,给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带来困难,而缺氧控温条件下 制备成生物炭,不仅可以减小体积,更可以用于污水修复,是资源化利用的 良好途径。
水体中抗生素的去除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生物 技术,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常采用生物法进行脱 氮,而抗生素对微生物会产生抑制作用,包括抑制细胞壁合成,干扰蛋白质 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研究表明,生物修复法无 法完全去除重要抗生素且耗时较长。第二,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 抗生素降解为小分子的物质,包括氯化法和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虽然处 理效率较高,但因其选择性低,抗生素废水的复杂性可能会抑制其去除效果。 工艺会产生有毒副产品和pH依赖性。第三,常见的物理法有膜分离法和吸 附法,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将压力作为驱动力,利用膜的孔径,对抗生素进行 截留,主要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微滤(MF)和超滤(UF)。其中, 微滤和超滤在分类中属于低压滤膜,对抗生素的截留率较低,通常作为其他 膜分离法的预处理手段。而反渗透和纳滤的虽然应用广泛但膜易堵塞等缺点 限制了其应用。吸附法是常用的物理处理法。物理吸附主要是通过范德华力 发挥吸附作用,而化学吸附则是通过形成化学键和电子转移进行吸附。目前 研究比较多的抗生素吸附材料主要有粘土矿物、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碳材 料及其改性材料。粘土矿物和金属有机骨架原料不易得,成本较高,制备流 程也较为复杂。
总之,生物修复法无法完全去除重要抗生素且耗时较长,以高级氧化法 为代表的化学去除方法会产生有毒副产品和pH依赖性,膜分离法设备成本 高且能源需求高。相较于上述方法,以生物炭为代表的吸附法操作简单,成 本低、效率高且不受潜在毒性的影响,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有机污染物的 处理方案。吸附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制备一种高效低廉的吸附剂。生物炭 是一种稳定的富碳产品,由生物质(如农林废弃物)在缺氧条件下热解形成, 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大、介电常数高等优越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物理 吸附和化学吸附,从而达到降低水体中有害有机物浓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未经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3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