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4213.2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茜;陈元浪;陈满秀;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D11/10 | 分类号: | F02D11/10;F02B77/08;G08B5/3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卢兰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水位 关闭 发动机 怠速启停 功能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包括电源Ⅰ和怠速启停控制单元,所述怠速启停控制单元包括相串联的怠速启停电路和手动控制怠速启停电路通断的启停按钮K3,所述启停按钮K3的一端接电源Ⅰ的正极,所述怠速启停电路的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监测水位高度进而触发怠速启停电路关闭的水位监测控制单元,所述水位监测控制单元包括:
为水位监测控制单元的电器元件提供电能的电源Ⅱ;
当水位高度达到报警水位时导通的水位传感电路;
用于发光提醒司机的发光报警电路,所述发光报警电路接水位传感电路;
用于触发怠速启停电路关闭的触发关闭电路,所述触发关闭电路接发光报警电路;
防止怠速启停电路被二次触发的锁定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电路包括低水位监测电极A、高水位监测电极B、电阻R1和晶体管V1,所述低水位监测电极A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Ⅱ的正极;所述高水位监测电极B接晶体管V1的基极;所述晶体管V1为NPN型三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报警电路包括晶体管V2、发光二极管VL和电容C,所述晶体管V2的发射极接电源Ⅱ的正极,晶体管V2的基极接晶体管V1的集电极,晶体管V2的集电极接发光二极管VL的阳极,发光二极管VL的阴极接电源Ⅱ的负极;所述电容C的正极接晶体管V1的基极,电容C的负极接晶体管V2的集电极,所述晶体管V2为PNP型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关闭电路包括电阻R2、晶体管V3、晶体管V4和继电器KM1,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晶体管V2的集电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晶体管V3的基极,晶体管V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V3的集电极接晶体管V4的基极,晶体管V4的发射极接电源Ⅱ的正极,晶体管V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M1的线圈一端,继电器KM1的线圈另一端接电源Ⅱ的负极,继电器KM1的主触点K1-1与启停按钮K3并联,主触点K1-1的一端接电源Ⅰ的正极,主触点K1-1的另一端接电源Ⅰ的负极,所述晶体管V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V4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主触点K1-1为常开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电路包括继电器KM2和继电器KM1的辅助触点K1-2,所述继电器KM2的辅助触点K2-2和继电器KM1的辅助触点K1-2并联,并联后的一端接电源Ⅱ的正极,并联后的另一端接继电器KM2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M2的线圈另一端接电源Ⅱ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M2的主触点K2-1串联在继电器KM1的线圈电路上,所述主触点K2-1为常闭触点,辅助触点K2-2和辅助触点K1-2为常开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的电容为47μ。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为可变电阻。
8.一种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水位关闭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发动车子,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自动打开;
S2、若水位低于报警水位,则继续保持发动机怠速启停功能工作;若水位到达报警水位,则进入S3步骤;
S3、水位到达报警水位后导通水位传感电路;
S4、导通发光报警电路;
S5、导通触发关闭电路,触发怠速启停电路关闭;
S6、导通锁定电路,长时断开触发关闭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水位,为高水位监测电极B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电路的导通,是将低水位监测电极A和高水位监测电极B以水作为导体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42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涉水后发动机自动保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存储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