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4518.3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方辉;朱晟毅;周敬森;肖强;余亚南;向红吉;彭合;宁仲凯;汪诚;马兴;谢刚文;张友强;吴迎霞;赵科;李俊杰;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6F17/11;G06N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并联 ups 系统 状态 反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并联UPS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进行完全已知系统动力学的状态反馈跟踪控制设计;
基于神经网络进行并联UPS系统参数识别;
所述的建立并联UPS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的控制输入U(t)为每个逆变器的一组电压基准,表示为式(1):
其中,vj表示第j个逆变器的输入电压,n表示逆变器总数;
系统的状态变量X(t)为并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vo和逆变器的输出电流ij,表示为式(2):
其中,ij为第j个逆变器的输出电流,n为逆变器总数;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连续时间线性系统,表示为式(3):
其中:
其中,Lj为第j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输出电感,Cj为第j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电容,rj为第j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输出电阻;D(t)表示补偿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并联UPS系统,包括并联布置的n个逆变器,n个逆变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LC滤波器连接,每个LC滤波器均与交流母线连接,各逆变器均与集中电压和负载共享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基于状态空间系统模型,系统的理想状态轨迹X*(t)表示为式(4):
其中,表示输出电压参考值,i*表示输出电流参考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进行完全已知系统动力学的状态反馈跟踪控制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跟踪误差定义为E(t)=X(t)-X*(t),由式(3)可得跟踪误差动力学公式,表示为式(5):
根据式(5),将稳定跟踪控制公式,表示为式(6):
U(t)=Ue(t)+UD(t)+Udes(t) (6)
其中,用于保证跟踪误差收敛,为估计状态向量;UD(t)=-M1D(t);Udes(t)=-M2X*(t);K,M1和M2为控制增益矩阵;
将式(6)代入式(5)得式(9)
其中为状态估计误差;通过极点配置选择合适的K,使(A-BK)的所有特征值均为负定,使跟踪误差收敛于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K,M1和M2为控制增益矩阵,该矩阵的要求为式(7)、式(8):
BUD(t)=-BM1D(t)=-D(t) (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保证收敛到零的速度比E(t)收敛到零的速度快得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4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圆管用受力检测装置